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大规模MIMO系统传输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当前系统的挑战与未来5G的愿景第15-16页
    1.3 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发展第16-19页
        1.3.1 大规模天线技术的优势和劣势第17-18页
        1.3.2 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8-19页
        1.3.3 大规模天线技术与其他技术融合第19页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结构第19-24页
        1.4.1 研究内容及创新第20-22页
        1.4.2 论文组织结构第22-24页
第二章 MIMO系统原理及关键技术第24-42页
    2.1 多天线系统简介第24-32页
        2.1.1 系统模型假设第25-27页
        2.1.2 信号传输模型第27页
        2.1.3 预编码和检测第27-32页
    2.2 Massive MIMO系统优势第32-37页
        2.2.1 容量的巨大提升第32页
        2.2.2 大规模阵列增益第32-33页
        2.2.3 减小用户间干扰第33-34页
        2.2.4 简单的预编码和检测方案第34-35页
        2.2.5 信道硬化第35-36页
        2.2.6 更窄的天线波束第36页
        2.2.7 TDD-LTE massive MIMO性能评估第36-37页
    2.3 Massive MIMO系统面对的挑战第37-40页
        2.3.1 真实环境的约束第37-38页
        2.3.2 硬件复杂度第38-39页
        2.3.3 信道获取的约束第39页
        2.3.4 毫米波广播波束的约束第39-40页
        2.3.5 异构网系统中用户切换问题第40页
    2.4 本章结论第40-42页
第三章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低复杂度预编码方案第42-70页
    3.1 引言第42-43页
    3.2 全数字架构下预编码算法第43-49页
        3.2.1 背景及相关工作第44页
        3.2.2 系统模型与参数第44-45页
        3.2.3 基于级数展开的低复杂度迫零预编码算法第45-49页
    3.3 模数混合架构下预编码算法第49-68页
        3.3.1 背景及相关工作第50-52页
        3.3.2 系统模型与参数第52-53页
        3.3.3 模拟域理想信道反馈下的迫零预编码算法第53-57页
        3.3.4 模拟域有限信道反馈下的模拟波束搜索算法第57-68页
    3.4 本章结论第68-70页
第四章 TDD大规模天线系统中低复杂度信道重构算法第70-88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系统模型与参数第71-75页
        4.2.1 3D-MIMO系统模型第72-73页
        4.2.2 信道重构问题模型第73页
        4.2.3 传统的信道重构算法第73-74页
        4.2.4 复杂度统计:浮点运算第74-75页
    4.3 基于Kronecker积的信道重构算法第75-81页
        4.3.1 算法设计第75-77页
        4.3.2 复杂度分析第77-79页
        4.3.3 仿真分析第79-81页
    4.4 基于QR分解的信道重构算法第81-86页
        4.4.1 算法设计第82-83页
        4.4.2 复杂度分析第83-84页
        4.4.3 仿真分析第84-86页
    4.5 本章结论第86-88页
第五章 大规模天线系统中的导频复用分析第88-100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系统模型与参数第89-92页
        5.2.1 保护间隔模型第89-90页
        5.2.2 上行信道模型和功率控制方法第90-92页
    5.3 MRC接收机下的性能分析第92-96页
        5.3.1 近似SINR分析第93-94页
        5.3.2 导频复用对于系统SINR分布的影响第94-95页
        5.3.3 导频复用下系统速率分析第95-96页
    5.4 仿真和分析第96-99页
    5.5 本章结论第99-100页
第六章 大规模天线毫米波系统中异构网络移动切换研究第100-138页
    6.1 引言第100-104页
    6.2 系统模型与参数第104-110页
        6.2.1 异构网络模型第104-106页
        6.2.2 大规模天线波束增益模型第106-108页
        6.2.3 异构网络中用户移动模型第108页
        6.2.4 异构网中单用户平均容量模型第108-109页
        6.2.5 参数设计第109-110页
    6.3 用户移动切换过程及其开销第110-114页
        6.3.1 毫米波异构网络中用户切换过程第110-112页
        6.3.2 随机接入过程中的波束对齐模型第112-113页
        6.3.3 波束对齐过程中的时延模型第113-114页
    6.4 K层微波异构网络中用户移动平均切换速率分析第114-120页
        6.4.1 异构网络基站边界建模第114-115页
        6.4.2 用户平均切换速率第115-117页
        6.4.3 仿真结果第117-120页
    6.5 微波毫米波异构系统中,用户移动平均切换速率分析第120-125页
        6.5.1 网络结构设计第120-121页
        6.5.2 用户平均切换速率第121-124页
        6.5.3 仿真结果第124-125页
    6.6 微波毫米波异构系统中,用户接入概率和SINR分布分析第125-131页
        6.6.1 仿真结果第129-131页
    6.7 微波毫米波异构系统中,用户容量分析第131-136页
        6.7.1 切换损耗模型第131-132页
        6.7.2 吞吐量模型第132-133页
        6.7.3 仿真结果第133-136页
    6.8 本章结论第136-13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8-142页
    7.1 论文总结第138-139页
    7.2 展望第139-142页
附录A 缩略语表第142-146页
附录B 定理3.1证明第146-150页
附录C 定理4.1证明第150-152页
附录D 定理5.1证明第152-154页
附录E 引理6.2证明第154-156页
附录F 定理6.2证明第156-160页
附录G 定理6.3证明第160-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72页
致谢第172-1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未来无线网中异构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混合云环境下资源调度与管理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