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2.1 关于思维导图的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1.1 思维导图的概念界定 | 第11页 |
2.1.2 思维导图的心理学本质 | 第11-12页 |
2.1.3 国内外关于思维导图的研究 | 第12-13页 |
2.2 关于自主学习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2.1 自主学习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2.2.2 自主学习的测评方法 | 第14-16页 |
2.2.3 国内外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 第16-17页 |
2.3 思维导图的运用与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及分析 | 第17-22页 |
2.3.1 国外研究 | 第17-18页 |
2.3.2 国内研究 | 第18-19页 |
2.3.3 对国内外研究的总结分析 | 第19-22页 |
第3章 研究设计 | 第22-2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3.2 研究流程 | 第22-23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23-41页 |
4.1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 | 第23-28页 |
4.1.1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4.1.2 调查对象 | 第23页 |
4.1.3 调查工具 | 第23-24页 |
4.1.4 施测过程 | 第24页 |
4.1.5 数据处理 | 第24页 |
4.1.6 结果及分析 | 第24-28页 |
4.2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 | 第28-38页 |
4.2.1 研究目标与假设 | 第28-29页 |
4.2.2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4.2.3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4.2.4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4.2.5 研究方法及流程 | 第30页 |
4.2.6 实验变量以及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30页 |
4.2.7 实验前期 | 第30-31页 |
4.2.8 实验中期 | 第31-34页 |
4.2.9 实验后期 | 第34页 |
4.2.10 数据处理 | 第34-35页 |
4.2.11 结果及分析 | 第35-38页 |
4.3 关于思维导图策略使用效果的访谈研究 | 第38-41页 |
4.3.1 研究目的 | 第38页 |
4.3.2 研究方法 | 第38-39页 |
4.3.3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4.3.4 研究工具 | 第39页 |
4.3.5 访谈资料分析 | 第39-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50页 |
5.1 关于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讨论 | 第41-46页 |
5.1.1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 第41页 |
5.1.2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5.1.3 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原因 | 第42-46页 |
5.2 关于思维导图策略培养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研究的讨论 | 第46-48页 |
5.2.1 实验有效性的讨论 | 第46页 |
5.2.2 思维导图策略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讨论 | 第46-48页 |
5.3 关于思维导图策略使用效果访谈研究的讨论 | 第48-50页 |
5.3.1 思维导图策略是一种动机激发策略 | 第48页 |
5.3.2 思维导图策略是一种逻辑指导策略 | 第48-49页 |
5.3.3 思维导图策略是一种自我评价策略 | 第49页 |
5.3.4 思维导图策略是一种任务规划策略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0-51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1-52页 |
7.1 研究的创新 | 第51页 |
7.2 研究的不足 | 第51页 |
7.3 展望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A 学生作品 | 第55-61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