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土拱效应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设计与研究 | 第15-16页 |
1.4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边坡抗滑桩有限元模型理论 | 第18-24页 |
2.1 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18-19页 |
2.2 本构模型 | 第19-22页 |
2.2.1 Mohr-Coulomb模型的适用范围 | 第20页 |
2.2.2 Mohr-Coulomb破坏准则 | 第20-22页 |
2.3 强度折减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边坡工程两级抗滑桩土拱效应 | 第24-48页 |
3.1 两级抗滑桩支护边坡在ABAQUS中实现 | 第25-27页 |
3.1.1 地应力平衡 | 第25-26页 |
3.1.2 接触模型 | 第26页 |
3.1.3 内力提取 | 第26-27页 |
3.2 土拱效应理论研究 | 第27-28页 |
3.3 两级抗滑桩桩后土拱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43页 |
3.3.1 模型尺寸 | 第28-29页 |
3.3.2 桩间距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第29-39页 |
3.3.3 土体粘聚力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4 土体内摩擦角对土拱效应的影响 | 第41-43页 |
3.4 模型的尺度问题 | 第43-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边坡两级抗滑桩变形以及受力分析数值模拟 | 第48-83页 |
4.1 一级抗滑桩位置变化对边坡坡肩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48-53页 |
4.1.1 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48-50页 |
4.1.2 两级抗滑桩以及坡肩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第50-53页 |
4.2 二级抗滑桩位置变化对坡肩水平位移的影响 | 第53-58页 |
4.2.1 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53-54页 |
4.2.2 两级抗滑桩以及坡肩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 第54-58页 |
4.3 边坡两级抗滑桩受力分析 | 第58-66页 |
4.3.1 两级抗滑桩土压力分析 | 第58-61页 |
4.3.2 两级抗滑桩桩身弯矩分析 | 第61-66页 |
4.4 坡顶浅基础的建筑物安全距离 | 第66-69页 |
4.5 坡顶上的桩基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69-81页 |
4.5.1 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69-70页 |
4.5.2 桩基位置变化对两级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0-74页 |
4.5.3 桩基上的垂直荷载对两级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4-77页 |
4.5.4 桩基上的水平荷载对两级抗滑桩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77-8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五章 工程实例 | 第83-89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83-84页 |
5.2 计算模型 | 第84-86页 |
5.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86-8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9-92页 |
6.1 结论 | 第89-90页 |
6.2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