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过程自动化工程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课题所做研究工作 | 第10-12页 |
第2章 过程自动化中的分布式检测与OPC UA通信 | 第12-17页 |
2.1 分布式检测分类 | 第12-13页 |
2.1.1 并行拓扑检测结构 | 第12-13页 |
2.1.2 串行拓扑检测结构 | 第13页 |
2.1.3 多级混合式拓扑采集结构 | 第13页 |
2.2 过程自动化分布式检测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2.3 OPC UA通信及其在分布式检测的优势 | 第14-16页 |
2.3.1 经典OPC的规范及其局限性 | 第14-15页 |
2.3.2 OPC UA系统架构互联优势 | 第15-1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3章 OPC UA架构客户端设计 | 第17-32页 |
3.1 开发工具与运行环境概述 | 第17-20页 |
3.1.1 MS Visual Studio 2010软件介绍 | 第17-18页 |
3.1.2 MS SQL Server 2008软件介绍 | 第18页 |
3.1.3 SIMATIC.NET V8.2软件介绍 | 第18-19页 |
3.1.4 集成运行环境介绍 | 第19-20页 |
3.2 OPC UA客户端设计介绍 | 第20-21页 |
3.3 公共类及方法设计 | 第21-23页 |
3.3.1 数据库连接类Connection | 第21-22页 |
3.3.2 数据库操作类Operate | 第22-23页 |
3.4 OPC UA客户端软件实现 | 第23-28页 |
3.4.1 OPC UA常见服务介绍 | 第23-24页 |
3.4.2 登录界面与用户管理设计 | 第24-25页 |
3.4.3 OPC UA客户端设计流程 | 第25-28页 |
3.4.4 退出程序设计 | 第28页 |
3.5 OPC UA客户端测试 | 第28-31页 |
3.5.1 OPC UA服务器配置 | 第28-30页 |
3.5.2 OPC UA服务器连接 | 第30页 |
3.5.3 OPC UA客户端测试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优化的PROFINET通信技术 | 第32-39页 |
4.1 TIA Portal V13软件介绍 | 第32-33页 |
4.2 TCP/IP协议简介 | 第33页 |
4.3 等时同步模式建通信机制 | 第33-35页 |
4.3.1 RT和IRT通信的区别 | 第33-34页 |
4.3.2 IRT模式上的等时通信分析 | 第34-35页 |
4.4 优化的PROFINET通信配置 | 第35-38页 |
4.4.1 等时同步模式通信实现过程 | 第35-36页 |
4.4.2 PN IO快速启动实现过程 | 第36-3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过程自动化安全分析与算法设计 | 第39-51页 |
5.1 过程自动化算法一般机理分析 | 第39-41页 |
5.2 过程自动化风险级别定义 | 第41页 |
5.3 信息融合技术与系统故障树分析及设计 | 第41-45页 |
5.3.1 信息融合技术的主要方法 | 第42页 |
5.3.2 过程自动化故障树分析及OPC UA的应用优势 | 第42-44页 |
5.3.3 PROFINET通信在故障树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 第44-45页 |
5.4 一类基于Kalman滤波的PID控制算法设计 | 第45-50页 |
5.4.1 Kalman滤波算法的原理 | 第45-46页 |
5.4.2 Kalman滤波与PID的SCL编程与应用 | 第46-5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6.1 本文主要工作点 | 第51页 |
6.2 本文后期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A | 第55-57页 |
附录B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