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高新科技园区创新空间营造探析--以南京市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规划设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源起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课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1 国外对科技园区的研究第13页
        1.3.2 国内对科技园区的研究第13-15页
        1.3.3 研究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15-17页
        1.4.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4.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高新科技园区的产业结构、空间特征与发展概况第17-34页
    2.1 高新科技园区的基本概念第17-18页
        2.1.1 科技园区的概念第17页
        2.1.2 科技园区的类型划分第17-18页
        2.1.3 科技园区的产业特点第18页
    2.2 高新科技园创新空间的发展第18-23页
        2.2.1 创新空间的概念第18-19页
        2.2.2 创新空间的探索时期第19-20页
        2.2.3 创新空间的发展时期第20-22页
        2.2.4 高新科技园区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第22-23页
    2.3 我国科技园区创新空间现状分析第23-34页
        2.3.1 高新科技园区的案例分析第28-32页
        2.3.2 高新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第32-33页
        2.3.3 影响我国科技园创新空间发展的因素第33-34页
第3章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基础调研与类型研究第34-63页
    3.1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产业定位和特性第34-43页
        3.1.1 "人才"的特征和需求第37-38页
        3.1.2 社区的城市空间属性第38页
        3.1.3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的功能组成第38-43页
    3.2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结构特征第43-47页
        3.2.1 多位一体的智能内核第43-45页
        3.2.2 多元宜居的智识社区第45页
        3.2.3 都市乐活休闲社区第45页
        3.2.4 生机盎然的城市生态景观带第45-47页
    3.3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的空间布局第47-63页
        3.3.1 城市中心区嵌入式结构(高密度)第58-59页
        3.3.2 城市近郊多中心结构(中密度)第59-61页
        3.3.3 城市远郊花园式混杂结构(低密度)第61-63页
第4章 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第63-92页
    4.1 以人为本的策略第63-74页
        4.1.1 弹性可塑的研发空间第64-67页
        4.1.2 开放多维的交往空间第67-72页
        4.1.3 道路、广场空间第72-74页
    4.2 集聚复合的共生社区策略第74-83页
        4.2.1 多元化的混合开发第75-78页
        4.2.2 功能空间的多样复合第78-81页
        4.2.3 社区空间布局与自然环境的共生第81-83页
    4.3 低碳的营造策略第83-92页
        4.3.1 "生态化"低密度开发第83-84页
        4.3.2 绿色交通体系第84-87页
        4.3.3 生态水系统第87-89页
        4.3.4 绿色建筑第89-92页
第5章 南京U谷创源智汇城设计实践第92-104页
    5.1 项目综述第92-96页
        5.1.1 项目概况第92-94页
        5.1.2 场地概况第94-95页
        5.1.3 需求解析第95-96页
    5.2 规划设计第96-99页
        5.2.1 规划设计策略第96-98页
        5.2.2 交通组织第98-99页
        5.2.3 功能分区第99页
    5.3 建筑设计第99-104页
        5.3.1 空间设计第99-101页
        5.3.2 造型及立面设计第101-102页
        5.3.3 生态策略第102-10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4-107页
    6.1 对高科技园区创新空间营造的思考第104-105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0页
图片来源第110-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附录第115-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DU用V-Band波导环行器的研制
下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手机游戏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