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第一章 水稻转基因技术及FYVE domain的研究 | 第10-18页 |
1 水稻转基因的技术方法 | 第10-12页 |
·农杆菌介导法 | 第10-11页 |
·花粉管通道法 | 第11页 |
·基因枪法 | 第11页 |
·其他转化方法 | 第11-12页 |
2 FYVE domain相关研究 | 第12-18页 |
·OsDUF500基因的生物信息学 | 第12-13页 |
·FYVE finger结构 | 第13-14页 |
·PI3P结构及功能 | 第14页 |
·FYVE指蛋白的功能 | 第14-18页 |
第二章 WRKY转录因子及植物耐旱性研究 | 第18-30页 |
1 植物转录因子 | 第18-19页 |
·植物转录因子的结构 | 第18页 |
·植物转录因子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2 WRKY类转录因子 | 第19-26页 |
·WRKY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 第20页 |
·WRKY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6页 |
3 植物耐旱性研究 | 第26-30页 |
·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与植物耐旱相关的物质 | 第27-28页 |
·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第28-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68页 |
第一章 OsDUF500沉默载体的构建及转OsDUF500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 第32-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41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3-34页 |
·培养基,抗生素和生长素 | 第34-35页 |
·水稻总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35页 |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 第35-36页 |
·PCR产物的酶切、回收 | 第36页 |
·载体的构建 | 第36-38页 |
·质粒转化农杆菌 | 第38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38-39页 |
·水稻基因组gDNA的提取 | 第39-40页 |
·转基因水稻的PCR鉴定 | 第40-41页 |
·转基因水稻T0代的表型 | 第41页 |
·转基因水稻T0代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8页 |
·载体构建 | 第41-43页 |
·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43-44页 |
·转基因抗性愈伤组织的获得 | 第44页 |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4-45页 |
·转基因水稻T0代的表型 | 第45-46页 |
·转基因水稻PCR验证 | 第46-47页 |
·转基因水稻T0代对白叶枯的抗性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二章 转OsWRKY30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 | 第50-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9页 |
·植物与质粒 | 第51-52页 |
·培养基、抗生素和生长素 | 第52页 |
·转基因烟草的产生 | 第52-53页 |
·TO代转基因烟草的PCR鉴定 | 第53-54页 |
·RT-PCR检测外源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强度 | 第54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Southern blot检测 | 第54-56页 |
·转基因烟草的耐旱性分析 | 第56-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 | 第59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和PCR-Southern blot分析 | 第59-61页 |
·转基因植株的RT-PCR分析 | 第61页 |
·转基因烟草的干旱胁迫 | 第61-65页 |
3 讨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8页 |
附录 实验中所用培养基配制方法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