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30页 |
1.1 能源与聚变 | 第12-16页 |
1.1.1 世界能源需求概况 | 第12页 |
1.1.2 现有能源的局限性 | 第12-14页 |
1.1.3 聚变能的意义 | 第14-16页 |
1.2 聚变堆的研究进展概况 | 第16-20页 |
1.2.1 国际热核实验堆 | 第17-18页 |
1.2.2 聚变示范堆 | 第18页 |
1.2.3 聚变动力堆 | 第18-20页 |
1.3 聚变堆潜在释放的放射性物质 | 第20-22页 |
1.3.1 氚 | 第20-21页 |
1.3.2 可移动活化产物 | 第21-22页 |
1.4 聚变堆放射性核素的环境迁移研究进展 | 第22-27页 |
1.4.1 活化物质环境迁移行为 | 第22页 |
1.4.2 氚环境迁移行为 | 第22-24页 |
1.4.3 氚环境迁移模型 | 第24-25页 |
1.4.4 公众健康效应 | 第25-27页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27-28页 |
1.6 研究内容简介 | 第28-30页 |
第二章 氚环境迁移模型研究 | 第30-52页 |
2.1 氚环境迁移模型 | 第30-39页 |
2.1.1 大气弥散模型 | 第30-34页 |
2.1.2 土壤迁移模型 | 第34-37页 |
2.1.3 植物代谢模型 | 第37-39页 |
2.2 动物、人体氚代谢与健康模型 | 第39-44页 |
2.2.1 氚代谢与剂量评价模型 | 第39-42页 |
2.2.2 剂量健康效应响应模型 | 第42-44页 |
2.3 模型程序开发与测试 | 第44-50页 |
2.3.1 氚环境安全模块的集成及功能 | 第44-45页 |
2.3.2 测试例题Ⅰ:UFOTRI程序 | 第45-47页 |
2.3.3 测试例题Ⅱ:IAEA-EMRAS-WG7国际联合测试例题 | 第47-49页 |
2.3.4 测试例题Ⅲ:加拿大HT大气释放实验 | 第49-50页 |
2.4 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聚变堆氚释放的公众个人剂量分析 | 第52-66页 |
3.1 公众辐射防护标准 | 第52-56页 |
3.1.1 公众辐射防护概况 | 第52-54页 |
3.1.2 运行工况与公众个人剂量限值 | 第54-56页 |
3.2 正常运行的公众个人剂量 | 第56-58页 |
3.2.1 环境状况 | 第56页 |
3.2.2 公众个人剂量分析 | 第56-58页 |
3.3 单位氚瞬时释放的公众个人剂量 | 第58-63页 |
3.3.1 环境状况 | 第58-60页 |
3.3.2 公众个人剂量分析 | 第60-63页 |
3.4 最大允许氚释放量分析 | 第63-64页 |
3.5 小结 | 第64-66页 |
第四章 聚变堆假想事故的公众后果分析 | 第66-94页 |
4.1 假想事故描述 | 第67-69页 |
4.2 放射性释放源项 | 第69-75页 |
4.2.1 放射性物质种类与活度 | 第69-72页 |
4.2.2 事故等级定义 | 第72-75页 |
4.3 公众剂量评价 | 第75-80页 |
4.3.1 保守环境状况 | 第75-76页 |
4.3.2 公众剂量分析 | 第76-80页 |
4.4 环境自然恢复 | 第80-85页 |
4.4.1 评价方法 | 第80-81页 |
4.4.2 环境恢复时间 | 第81-85页 |
4.5 急性死亡、癌症发生率 | 第85-91页 |
4.5.1 致死区域 | 第85-87页 |
4.5.2 人口分布 | 第87-88页 |
4.5.3 急性死亡、癌症率评价 | 第88-91页 |
4.6 小结 | 第91-9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8页 |
5.1 总结 | 第94-95页 |
5.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95页 |
5.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