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六月雪化学成分及抗炎药理活性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六月雪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第11-19页
    1.概述第11页
    2.化学成分研究第11-15页
        2.1 挥发油成分第11-14页
        2.2 萜类化合物与甾体类成分第14页
        2.3 木脂素成分第14-15页
        2.4 蒽醌类成分第15页
        2.5 其他成分第15页
    3.药理活性研究第15-17页
        3.1 解热、抗菌、抗病毒作用第15页
        3.2 抗乙肝病毒作用与保肝作用第15-16页
        3.3 对肾脏作用第16页
        3.4 抗肿瘤作用第16页
        3.5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第16页
        3.6 抗关节炎作用第16-17页
        3.7 耐缺氧作用第17页
        3.8 抑制酪氨酸酶作用第17页
    4.讨论第17页
    参考文献第17-19页
第二部分 六月雪化学成分研究第19-46页
    1.前言第19页
    2.化学实验部分第19-21页
        2.1 植物来源、鉴定第19页
        2.2 仪器、填料、试剂第19页
        2.3 提取和分离过程第19-20页
        2.4 六月雪的提取分离过程图第20-21页
    3.化学成分研究结果第21-24页
    4.结构鉴定数据第24-44页
        4.1 化合物结构解析第24-38页
        4.2 化合物波谱数据第38-44页
    5.讨论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第三部分 六月雪提取物及其单体成分抗炎活性研究第46-56页
    1.前言第46页
    2.抗炎活性筛选的化合物结构第46页
    3.抗炎活性实验部分第46-48页
        3.1 实验材料、仪器第46-47页
        3.2 六月雪的提取分离第47页
        3.3 细胞培养第47页
        3.4 细胞毒活性实验第47-48页
        3.5 一氧化氮含量测定第48页
        3.6 IL-6含量测定第48页
        3.7 数据统计分析第48页
    4.药理活性筛选结果第48-54页
        4.1 对细胞活性影响第48-49页
        4.2 对LPS诱导细胞NO分泌的影响第49-50页
        4.3 对LPS诱导细胞IL-6分泌的影响第50-54页
    5.讨论第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全文总结第56-59页
    1. 小结第56-57页
    2. 创新点第57页
    3. 问题和不足第57页
    4. 展望第57-59页
六月雪中化合物附图第59-7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吡咯并三嗪酮类PARP-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下一篇:丹参茎叶资源化学研究及心血管活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