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部疾病论文--癫痫论文

δ-阿片受体在PTZ诱导癫痫中的作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3页
    1.1 癫痫第11-14页
    1.2 阿片受体第14-15页
    1.3 离子通道第15-19页
        1.3.1 离子通道简介第15页
        1.3.2 钾离子通道及钾离子通道病第15-16页
        1.3.3 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简介第16-19页
    1.4 膜片钳技术第19-22页
        1.4.1 膜片钳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9-20页
        1.4.2 膜片钳记录模式第20-21页
        1.4.3 膜片钳技术的应用第21-22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22-23页
2 PTZ诱导的体外癫痫模型的建立第23-34页
    2.1 引言第23-24页
    2.2 实验材料和设备第24-25页
        2.2.1 实验材料第24页
        2.2.2 实验仪器第24页
        2.2.3 溶液组成第24-25页
    2.3 实验方法第25-27页
        2.3.1 小鼠皮层纯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第25页
        2.3.2 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5-26页
        2.3.3 PTZ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第26页
        2.3.4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第26页
        2.3.5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26-27页
    2.4 实验结果第27-32页
        2.4.1 小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培养与鉴定第27页
        2.4.2 小鼠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7-28页
        2.4.3 PTZ对共培养体系细胞活力的影响第28-29页
        2.4.4 PTZ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的IK电流峰值的影响第29页
        2.4.5 PTZ对皮层神经元IK电流-电压曲线的影响第29-30页
        2.4.6 PTZ对Ik激活曲线的影响第30-31页
        2.4.7 PTZ对神经元Ik的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31-32页
    2.5 讨论第32-33页
    2.6 小结第33-34页
3 PTZ对Kir4.1和Kv2.1通道特性的影响第34-44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34-35页
        3.2.1 实验材料第34页
        3.2.2 实验仪器第34-35页
        3.2.3 溶液组成第35页
    3.3 实验方法第35-36页
        3.3.1 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35页
        3.3.2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第35页
        3.3.3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35-36页
        3.3.4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36页
    3.4 实验结果第36-43页
        3.4.1 PTZ对星形胶质细胞Kir4.1的影响第36-38页
        3.4.2 PTZ对Kv2.1通道电流的作用第38页
        3.4.3 PTZ对Kv2.1通道的电压-电流曲线的影响第38-39页
        3.4.4 PTZ对kv2.1通道激活速率和失活速率的的影响第39-41页
        3.4.5 PTZ对Kv2.1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41-42页
        3.4.6 PTZ对Kv2.1通道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42-43页
    3.5 讨论第43页
    3.6 小结第43-44页
4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的作用第44-58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44-45页
        4.2.1 实验材料第44-45页
        4.2.2 实验仪器第45页
        4.2.3 溶液组成第45页
    4.3 实验方法第45-47页
        4.3.1 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共培养体系的建立第45-46页
        4.3.2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第46页
        4.3.3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产NO、Glu、ADA水平的影响第46页
        4.3.4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46页
        4.3.5 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第46页
        4.3.6 实验数据的处理第46-47页
        4.3.7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47页
    4.4 实验结果第47-56页
        4.4.1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活性的影响第47页
        4.4.2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产NO水平的影响第47-48页
        4.4.3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产Glu水平的影响第48-49页
        4.4.4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产ADA水平的影响第49-50页
        4.4.5 DADLE对PTZ诱导癫痫模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第50-51页
        4.4.6 DADLE对癫痫模型星形胶质细胞Kir4.1通道的影响第51-52页
        4.4.7 DADLE对癫痫模型神经元Kv2.1 Ⅰ-Ⅴ曲线的影响第52页
        4.4.8 DADLE对稳态激活曲线的影响第52-53页
        4.4.9 DADLE对稳态失活曲线的影响第53-54页
        4.4.10 DADLE对门控特性的影响第54-56页
    4.5 讨论第56-57页
    4.6 小结第57-58页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结论第58页
    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同源模建对蛋白的抗原表位预测和抑制机理分析
下一篇:中国寒冷地区两座城市居住环境与儿童健康问题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