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TABLE OF CONTENTS | 第12-16页 |
图目录 | 第16-17页 |
表目录 | 第17-19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9-21页 |
1 绪论 | 第21-4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1-22页 |
1.2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 第22-30页 |
1.2.1 结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23-26页 |
1.2.2 结构可靠度理论的应用 | 第26-30页 |
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 | 第30-31页 |
1.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第31-34页 |
1.4.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组合 | 第32-33页 |
1.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 第33-34页 |
1.5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时变可靠度 | 第34-41页 |
1.5.1 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退化过程 | 第35-36页 |
1.5.2 钢筋锈蚀对钢筋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1.5.3 钢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1.5.4 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寿命的概率预测 | 第39-40页 |
1.5.5 锈蚀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变可靠度分析 | 第40-41页 |
1.6 跨高铁输电线路的可靠度 | 第41-44页 |
1.6.1 一般输电线路的可靠度 | 第41-43页 |
1.6.2 跨高铁输电线路可靠度 | 第43-44页 |
1.7 存在的问题 | 第44页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44-46页 |
2 建筑结构基于可靠指标的设计方法 | 第46-64页 |
2.1 引言 | 第46页 |
2.2 分项系数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 第46-48页 |
2.3 灵敏度系数的确定 | 第48-58页 |
2.3.1 灵敏度系数取国际标准建议值 | 第49-52页 |
2.3.2 优化确定灵敏度系数 | 第52-54页 |
2.3.3 以荷载效应比的线性函数表示灵敏度系数 | 第54-56页 |
2.3.4 可靠指标的离散性 | 第56-58页 |
2.5 可变作用的组合值系数 | 第58-60页 |
2.6 算例 | 第60-62页 |
2.7 小结 | 第62-64页 |
3 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的确定与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 第64-86页 |
3.1 引言 | 第64页 |
3.2 荷载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的确定方法 | 第64-66页 |
3.3 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的确定 | 第66-79页 |
3.3.1 楼面活荷载的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 | 第66-70页 |
3.3.2 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 第70-79页 |
3.3.3 频遇值系数和准永久值系数汇总 | 第79页 |
3.4 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宽度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 第79-85页 |
3.4.1 极限状态方程 | 第80-81页 |
3.4.2 荷载与抗力统计参数 | 第81-84页 |
3.4.3 可靠度分析 | 第84-85页 |
3.5 小结 | 第85-86页 |
4 海洋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锈蚀率的概率模型及时变可靠度分析 | 第86-118页 |
4.1 引言 | 第86页 |
4.2 钢筋混凝土构件劣化过程及概率描述 | 第86-95页 |
4.2.1 钢筋初锈阶段 | 第86-90页 |
4.2.2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阶段 | 第90-92页 |
4.2.3 混凝土保护层开裂后钢筋加速锈蚀阶段 | 第92页 |
4.2.4 随机变量的统计参数 | 第92-95页 |
4.3 钢筋锈蚀损失的概率模型 | 第95-98页 |
4.3.1 钢筋锈蚀模型 | 第95-96页 |
4.3.2 钢筋锈蚀深度 | 第96-97页 |
4.3.3 钢筋锈蚀率 | 第97-98页 |
4.4 钢筋锈蚀率的概率分析 | 第98-112页 |
4.4.1 钢筋锈蚀率模拟 | 第98-100页 |
4.4.2 钢筋锈蚀率统计分析 | 第100-109页 |
4.4.3 钢筋锈蚀率概率分布 | 第109-112页 |
4.5 海洋环境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时变可靠度分析 | 第112-117页 |
4.5.1 抗力衰减模型 | 第112-113页 |
4.5.2 时变可靠度分析 | 第113-117页 |
4.6 小结 | 第117-118页 |
5 一般输电线路的可靠度校准 | 第118-148页 |
5.1 引言 | 第118页 |
5.2 荷载与抗力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数 | 第118-131页 |
5.2.1 荷载 | 第118-121页 |
5.2.2 抗力 | 第121-130页 |
5.2.3 荷载与抗力统计参数汇总 | 第130-131页 |
5.3 杆塔杆件可靠度校准 | 第131-139页 |
5.3.1 规范设计基本表达式 | 第131-132页 |
5.3.2 杆塔轴心受力构件可靠度校准 | 第132-136页 |
5.3.3 杆塔轴心受压构件稳定可靠度校准 | 第136-138页 |
5.3.4 杆塔构件可靠指标汇总及分析 | 第138-139页 |
5.4 绝缘子可靠度校准 | 第139-143页 |
5.5 金具可靠度校准 | 第143-144页 |
5.6 导线可靠度校准 | 第144-147页 |
5.7 小结 | 第147-148页 |
6 跨高铁输电线路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与可靠度设计 | 第148-159页 |
6.1 引言 | 第148页 |
6.2 安全等级 | 第148-150页 |
6.3 目标可靠指标的确定方法 | 第150-151页 |
6.4 跨越高铁输电线路的目标可靠指标 | 第151-153页 |
6.4.1 基准可靠指标 | 第151-152页 |
6.4.2 目标可靠指标 | 第152-153页 |
6.5 重要性系数和安全系数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 第153-157页 |
6.5.1 杆塔构件重要性系数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 第153-155页 |
6.5.2 绝缘子、金具和导线安全系数与可靠指标的关系 | 第155-157页 |
6.6 小结 | 第157-1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59-162页 |
7.1 结论 | 第159-160页 |
7.2 创新点摘要 | 第160页 |
7.3 展望 | 第160-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162-17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第176-177页 |
致谢 | 第177-178页 |
作者简介 | 第1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