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1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11-16页 |
1.1.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11页 |
1.1.2 超级电容器的特点 | 第11-12页 |
1.1.3 超级电容器的组成结构 | 第12-13页 |
1.1.4 超级电容器的分类 | 第13-15页 |
1.1.5 超级电容器的应用 | 第15-16页 |
1.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6-20页 |
1.2.1 碳材料 | 第16-18页 |
1.2.2 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材料 | 第18-19页 |
1.2.3 导电聚合物材料 | 第19-20页 |
1.3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应用 | 第20-23页 |
1.3.1 石墨烯概述 | 第20-22页 |
1.3.2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 四氧化三钴及氢氧化钴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应用 | 第23-25页 |
1.4.1 Co_3O_4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3-24页 |
1.4.2 Co(OH)_2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 | 第24-25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工作 | 第25-27页 |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第27-33页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2 活性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征方法 | 第28-29页 |
2.2.1 X射线衍射法(XRD) | 第28-29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9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29页 |
2.3 超级电容器工作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29-33页 |
2.3.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29-30页 |
2.3.2 工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30-33页 |
3 水热合成制备Co_3O_4/石墨烯复合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3-55页 |
3.1 Co_3O_4/rGONS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33-35页 |
3.1.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33-34页 |
3.1.2 Co_3O_4/rGONS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 COCl_2·6H_2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35-42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35页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2页 |
3.3 水热合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5页 |
3.3.1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42-45页 |
3.4 水热合成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5-48页 |
3.4.1 实验部分 | 第45页 |
3.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48页 |
3.5 纯Co_3O_4与Co_3O_4/rGONS复合材料性能比较研究 | 第48-53页 |
3.5.1 实验部分 | 第48页 |
3.5.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水热合成制备Co(OH)_2/石墨烯复合材料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5-73页 |
4.1 Co(OH)_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4.1.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55页 |
4.1.2 Co(OH)2/RGO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5-56页 |
4.2 COCl_2·6H_2O添加量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62页 |
4.2.1 实验部分 | 第56页 |
4.2.2 结果与讨论 | 第56-62页 |
4.3 水热合成温度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4.3.1 实验部分 | 第62页 |
4.3.2 结果与讨论 | 第62-64页 |
4.4 水热合成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4.4.1 实验部分 | 第64页 |
4.4.2 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4.5 纯Co(OH)_2与Co(OH)_2/RGO复合材料性能比较研究 | 第66-71页 |
4.5.1 实验部分 | 第66页 |
4.5.2 结果与讨论 | 第66-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