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1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9-11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2.1 物料性质及用途 | 第11-14页 |
2.1.1 物料性质 | 第11-12页 |
2.1.2 聚偏氟乙烯概述 | 第12-14页 |
2.2 偏氟乙烯(VDF)生产 | 第14-19页 |
2.2.1 1,1-二氟乙烷(R152a)法 | 第15-16页 |
2.2.2 1,1,1-三氟乙烷(R143a)脱HF法 | 第16-17页 |
2.2.3 1,1-二氟-1,2-二氯乙烷(R132b)脱氯法 | 第17-18页 |
2.2.4 1,1-二氯乙烯(VDC)氟代制备1,1-二氟乙烯(VDF) | 第18页 |
2.2.5 其他生产方法 | 第18-19页 |
2.3 1,1-二氟-1-氯乙烷裂解制备偏氟乙烯工艺简介 | 第19-21页 |
2.3.1 R142b无稀释热裂解 | 第19页 |
2.3.2 R142b稀释热裂解 | 第19-20页 |
2.3.3 R142b促进剂裂解 | 第20页 |
2.3.4 R142b催化裂解 | 第20-21页 |
2.4 VDF生产方法汇总 | 第21-23页 |
第3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3-35页 |
3.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3页 |
3.2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3.3 实验装置流程图 | 第24-28页 |
3.3.1 固定床装置流程图 | 第25-26页 |
3.3.2 无梯度反应器流程图 | 第26-28页 |
3.4 实验步骤 | 第28-32页 |
3.4.1 准备工作 | 第28-29页 |
3.4.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9-30页 |
3.4.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30-32页 |
3.5 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3.5.1 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32-34页 |
3.5.2 实验评价指标 | 第34-35页 |
第4章 热力学分析 | 第35-38页 |
4.1 反应过程分析 | 第35页 |
4.2 反应热力学计算 | 第35-38页 |
第5章 催化反应特性研究 | 第38-54页 |
5.1 载体的筛选 | 第38-40页 |
5.1.1 实验装置及反应条件 | 第38页 |
5.1.2 载体催化性能对比 | 第38-40页 |
5.2 固定床反应器内催化特性研究 | 第40-45页 |
5.2.1 传统催化剂的中低温催化性能研究 | 第40-41页 |
5.2.2 中低温时新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研究 | 第41-43页 |
5.2.3 空速对催化特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5.2.4 惰性气体对催化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 无梯度反应器内催化特性研究 | 第45-48页 |
5.3.1 温度对反应特性的影响 | 第46-47页 |
5.3.2 空速对反应特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5.4 外扩散对反应特性影响研究 | 第48-52页 |
5.4.1 反应线速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5.4.2 外扩散对反应的影响 | 第49-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6章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与表征 | 第54-62页 |
6.1 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 第54-57页 |
6.1.1 温度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54-55页 |
6.1.2 空速对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 | 第55-57页 |
6.2 催化剂寿命初步考评 | 第57-59页 |
6.3 催化剂表征 | 第59-60页 |
6.3.1 BET表征 | 第59-60页 |
6.3.2 SEM表征 | 第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7章 实验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