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高温计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水平 | 第11-16页 |
1.2.1 测温方法类型概述 | 第11-12页 |
1.2.2 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发展 | 第12-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光纤高温计的测温原理 | 第18-28页 |
2.1 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 | 第18-22页 |
2.1.1 普朗克定律 | 第18-19页 |
2.1.2 维恩分布公式 | 第19页 |
2.1.3 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 | 第19-20页 |
2.1.4 朗伯定律 | 第20-22页 |
2.2 发射率的确定 | 第22-24页 |
2.3 辐射测温方法 | 第24-27页 |
2.3.1 亮度测温法 | 第24-25页 |
2.3.2 全辐射测温法 | 第25页 |
2.3.3 比色测温法 | 第25-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光纤高温计关键技术研究 | 第28-44页 |
3.1 传输光纤的损耗特性 | 第28-37页 |
3.1.1 光纤的损耗与损耗系数 | 第28页 |
3.1.2 光纤损耗的种类 | 第28-37页 |
3.2 蓝宝石光纤与周围空气间的辐射换热特性 | 第37-42页 |
3.2.1 辐射换热基本特点 | 第37页 |
3.2.2 辐射换热方程 | 第37-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光纤高温计的设计 | 第44-66页 |
4.1 蓝宝石光纤的特性 | 第44页 |
4.2 蓝宝石光纤黑体腔的特性 | 第44-46页 |
4.3 锥形光纤 | 第46-48页 |
4.4 传输光纤 | 第48页 |
4.5 窄带滤波片 | 第48-50页 |
4.6 低噪声光电探测器 | 第50-51页 |
4.7 ARM数据处理系统 | 第51-59页 |
4.7.1 ARM处理器部分 | 第53-54页 |
4.7.2 参数设定存储器部分 | 第54-55页 |
4.7.3 温度数据存储器部分 | 第55页 |
4.7.4 SD可移动存储器部分 | 第55-56页 |
4.7.5 串行通讯接口部分 | 第56-57页 |
4.7.6 USB接口部分 | 第57页 |
4.7.7 LED数码显示部分 | 第57-58页 |
4.7.8 键盘输入装置部分 | 第58-59页 |
4.7.9 供电电源部分 | 第59页 |
4.8 软件编程 | 第59-63页 |
4.8.1 系统初始化 | 第60页 |
4.8.2 参数设置 | 第60-61页 |
4.8.3 参数存储 | 第61页 |
4.8.4 温度数据显示 | 第61-62页 |
4.8.5 温度数据存储 | 第62页 |
4.8.6 串行通讯 | 第62-63页 |
4.9 上位机设计 | 第63-64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结论 | 第66-67页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