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概述 | 第13-19页 |
1.1.1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结构性质 | 第13-15页 |
1.1.2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毒性 | 第15-18页 |
1.1.3 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污染来源 | 第18-19页 |
1.2 二噁英及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分布及污染水平 | 第19-21页 |
1.2.1 大气 | 第19-20页 |
1.2.2 土壤及沉积物 | 第20页 |
1.2.3 生物样品 | 第20-21页 |
1.3 二噁英、多氯联苯的采集和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1.3.1 样品的采集 | 第21页 |
1.3.2 样品的提取 | 第21-22页 |
1.3.3 样品净化和分离 | 第22页 |
1.3.4 仪器分析的定性和定量 | 第22-24页 |
1.3.5 POPs分析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 第24-25页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土壤中二噁英和多氯联苯的分析方法 | 第27-31页 |
2.1 实验准备 | 第27-28页 |
2.1.1 仪器与试剂 | 第27页 |
2.1.2 物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8-31页 |
2.2.1 样品的采集 | 第28页 |
2.2.2 样品提取 | 第28页 |
2.2.3 净化和分离 | 第28-29页 |
2.2.4 仪器分析及标准曲线 | 第29-30页 |
2.2.5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第30-31页 |
第3章 典型工业区土壤中PCDD/Fs和dl-PCBs污染特征研究 | 第31-45页 |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3.2 采样点的分布 | 第31-32页 |
3.2.1 天津塘沽地区采样点的分布 | 第31页 |
3.2.2 唐山工业区采样点分布 | 第31-32页 |
3.3 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水平 | 第32-38页 |
3.3.1 天津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水平 | 第32-35页 |
3.3.2 唐山工业区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水平 | 第35-38页 |
3.4 土壤中PCDD/Fs和PCBs的污染源 | 第38-40页 |
3.4.1 天津塘沽土壤中PCDD/Fs和PCBs的污染源 | 第38-39页 |
3.4.2 唐山工业区土壤中PCDD/Fs和PCBs的污染源 | 第39-40页 |
3.5 PCDD/Fs和dl-PCBs的TEQ水平 | 第40-44页 |
3.5.1 天津塘沽地区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水平 | 第40-42页 |
3.5.2 唐山工业区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水平 | 第42-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典型城市土壤中PCDD/Fs和dl-PCBs污染特征研究 | 第45-57页 |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45页 |
4.2 重庆市土壤采样点的分布 | 第45-46页 |
4.3 重庆市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水平 | 第46-50页 |
4.4 重庆市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来源 | 第50-53页 |
4.5 重庆市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水平 | 第53-56页 |
4.6 重庆市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相关性分析 | 第5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土壤中PCDD/Fs和PCBs的污染特征研究 | 第57-65页 |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57页 |
5.2 辽宁省土壤采样点的分布 | 第57页 |
5.3 辽宁省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水平 | 第57-60页 |
5.4 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污染来源 | 第60-62页 |
5.5 辽宁省土壤中PCDD/Fs和dl-PCBs的TEQ水平 | 第62-64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作者简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