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组织结构 | 第14-17页 |
2 相关技术研究 | 第17-39页 |
2.1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第17-23页 |
2.1.1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7-20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性分析 | 第20-22页 |
2.1.3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与挑战 | 第22-23页 |
2.2 RPL路由协议研究 | 第23-30页 |
2.2.1 RPL路由协议控制信息 | 第25-27页 |
2.2.2 RPL路由建立过程 | 第27-28页 |
2.2.3 RPL数据路由方式 | 第28-30页 |
2.2.4 RPL环路监测和避免机制 | 第30页 |
2.3 Batman-adv路由协议研究 | 第30-36页 |
2.3.1 Batman-adv路由协议控制信息 | 第31-32页 |
2.3.2 Batman-adv路由建立过程 | 第32-35页 |
2.3.3 Batman-adv 滑动窗口机制 | 第35页 |
2.3.4 Batman-adv 本地节点信息列表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3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协议设计 | 第39-53页 |
3.1 异构传感器网络系统设计 | 第39-40页 |
3.2 基于编址的混合路由协议设计 | 第40-48页 |
3.2.1 IPv6传感器网络层次化编址 | 第40-42页 |
3.2.2 数据包路由机制 | 第42-43页 |
3.2.3 负载均衡机制 | 第43-46页 |
3.2.4 骨干网改进的路由选择机制 | 第46-47页 |
3.2.5 路由修复机制 | 第47-48页 |
3.3 相关数据报文格式和信息表设计 | 第48-52页 |
3.3.1 数据报文格式设计 | 第48-51页 |
3.3.2 信息表设计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协议实现 | 第53-75页 |
4.1 节点硬件平台设计 | 第53-56页 |
4.1.1 单片机终端节点 | 第53-54页 |
4.1.2 ARM高性能节点 | 第54-56页 |
4.2 单片机节点路由功能模块实现 | 第56-64页 |
4.2.1 Contiki软件平台移植 | 第56-59页 |
4.2.2 数据路由模块实现 | 第59-62页 |
4.2.3 负载均衡处理模块实现 | 第62-63页 |
4.2.4 路由修复模块实现 | 第63-64页 |
4.3 ARM节点路由功能模块实现 | 第64-73页 |
4.3.1 Linux软件平台移植 | 第64-66页 |
4.3.2 路由接入模块实现 | 第66-69页 |
4.3.3 路由处理模块实现 | 第69-71页 |
4.3.4 负载均衡模块实现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5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协议测试 | 第75-91页 |
5.1 测试环境及测试工具 | 第75-79页 |
5.1.1 测试环境 | 第75页 |
5.1.2 相关测试工具介绍 | 第75-79页 |
5.2 异构传感器网络混合路由功能测试 | 第79-90页 |
5.2.1 子网内RPL路由建立测试 | 第79-81页 |
5.2.2 骨干网Batman-adv路由建立测试 | 第81-83页 |
5.2.3 混合路由功能模块测试 | 第83-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1-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作者简历 | 第97-10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