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道路养护与维修论文--道路绿化与路侧地带论文

城市人行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1 城市道路是展现城市形象与活力的窗口第11页
        1.1.2 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第11页
        1.1.3 改善人车矛盾的有效途径第11-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3-17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6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 研究框架第18-19页
第二章 城市人行道景观概论第19-26页
    2.1 城市人行道第19-23页
        2.1.1 城市人行道的概念界定第19页
        2.1.2 城市人行道的功能第19-20页
        2.1.3 城市人行道的分类及特点第20-23页
    2.2 城市人行道景观概念界定第23页
    2.3 城市人行道景观构成要素第23-24页
    2.4 城市人行道景观影响因素第24-25页
        2.4.1 城市地理环境与气候因素第24页
        2.4.2 城市文化因素第24-25页
        2.4.3 城市区域环境因素第25页
        2.4.4 街道设施第25页
        2.4.5 城市活动主体——人第25页
    2.5 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城市人行道景观设计基础理论第26-34页
    3.1 环境行为心理学理论与人行道景观第26-29页
        3.1.1 环境感知理论第26-27页
            3.1.1.1 感知的概念第26页
            3.1.1.2 感知与人行道景观第26-27页
        3.1.2 环境认知理论第27页
        3.1.3 环境行为理论第27-29页
            3.1.3.1 环境行为类型第27页
            3.1.3.2 人际距离第27-28页
            3.1.3.3 个人空间第28-29页
            3.1.3.4 私密性第29页
            3.1.3.5 领域性第29页
    3.2 道路设计规范第29-32页
        3.2.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第30页
        3.2.2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第30-31页
        3.2.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第31-32页
    3.3 美学理论与人行道景观第32页
    3.4 景观生态学理论与人行道景观第32-33页
    3.5 城市规划理论与人行道景观第33页
    3.6 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城市人行道景观空间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研究第34-43页
    4.1 人行道景观空间中人的行为调查研究第34-36页
        4.1.1 行为调查第34-35页
        4.1.2 行为特征分析第35-36页
    4.2 人行道景观空间中人的需求分析第36-38页
        4.2.1 生理性需求第36-37页
        4.2.2 心理性需求第37-38页
        4.2.3 社会性需求第38页
    4.3 人行道景观空间要素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第38-41页
        4.3.1 空间界面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第38-39页
            4.3.1.1 顶界面的影响第38页
            4.3.1.2 底界面的影响第38-39页
            4.3.1.3 垂直界面的影响第39页
        4.3.2 空间尺度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第39-41页
            4.3.2.1 道路宽度与建筑高度比例尺度的影响第39-40页
            4.3.2.2 人行道长度的影响第40页
            4.3.2.3 人行道宽度的影响第40-41页
        4.3.3 景观设施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第41页
        4.3.4 植物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第41页
    4.4 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城市人行道景观设计方法研究第43-64页
    5.1 人行道景观设计原则第43-44页
        5.1.1 遵循上位规划的原则第43页
        5.1.2 尊重历史文脉、地域文化的原则第43页
        5.1.3 以人为本的原则第43页
        5.1.4 整体性性原则第43-44页
        5.1.5 个性化原则第44页
        5.1.6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第44页
    5.2 人行道景观的总体设计第44-48页
        5.2.1 环境调查与分析第44-45页
        5.2.2 总体定位与目标第45页
        5.2.3 景观构想与主题确立第45页
        5.2.4 空间功能划分第45-46页
        5.2.5 空间结构布局第46-47页
        5.2.6 色彩规划第47-48页
        5.2.7 材料规划第48页
    5.3 人行道景观局部设计第48-63页
        5.3.1 路面铺装设计第48-51页
            5.3.1.1 铺装色彩第48-49页
            5.3.1.2 铺装图案纹样第49-50页
            5.3.1.3 铺装材料第50-51页
            5.3.1.4 铺装尺度第51页
        5.3.2 无障碍设计第51-53页
            5.3.2.1 坡道设计第51-53页
            5.3.2.2 盲道设计第53页
        5.3.3 植物景观设计第53-57页
            5.3.3.1 植物选择第54页
            5.3.3.2 绿化带设计形式第54-57页
        5.3.4 照明设计第57-58页
        5.3.5 公共设施设计第58-63页
            5.3.5.1 设计要点第58-59页
            5.3.5.2 设施分类设计第59-63页
    5.4 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5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录 适合我国北方地区栽植的行道树树种第68-70页
附:作品册第70-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数字永磁同步电机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下一篇:北方地区屋顶花园营建方式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