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锚索震害特征及其健康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锚索的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1.2.2 锚索健康评估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2章 锚索失效模式研究 | 第20-30页 |
2.1 锚索锚固机理分析 | 第20-22页 |
2.2 锚索荷载分析 | 第22-24页 |
2.3 锚索失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5页 |
2.4 锚索失效破坏模式分析 | 第25-30页 |
第3章 锚索低周往复物理模拟试验 | 第30-65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30页 |
3.2 试验原理 | 第30页 |
3.3 试验总体设计 | 第30-34页 |
3.3.1 试验模型设计 | 第31-32页 |
3.3.2 试验材料设计 | 第32-33页 |
3.3.3 试验加载方式设计 | 第33-34页 |
3.4 试验材料模拟 | 第34-37页 |
3.4.1 岩体模型试验材料模拟 | 第34-36页 |
3.4.2 岩体滑面材料模拟 | 第36页 |
3.4.3 锚索材料模拟 | 第36-37页 |
3.5 试验加载系统与检测系统 | 第37-42页 |
3.5.1 试验加载系统 | 第37-38页 |
3.5.2 试验检测系统 | 第38-42页 |
3.6 试件制作过程 | 第42-47页 |
3.6.1 基座制作 | 第42-43页 |
3.6.2 锚索及滑面制作 | 第43-45页 |
3.6.3 滑体制作 | 第45-47页 |
3.7 试验加载过程 | 第47-49页 |
3.8 试验结果描述与分析 | 第49-59页 |
3.8.1 试验破坏形态 | 第49-51页 |
3.8.2 试验数据分析 | 第51-59页 |
3.8.2.1 滑体位移分析 | 第51-52页 |
3.8.2.2 土压力值分析 | 第52-54页 |
3.8.2.3 锚索体轴向力分析 | 第54-57页 |
3.8.2.4 锚索体应变分析 | 第57-59页 |
3.9 地震作用下锚索变形规律与破坏特征 | 第59-61页 |
3.9.1 安全阶段 | 第59页 |
3.9.2 稳定变化阶段 | 第59-60页 |
3.9.3 线性变形阶段 | 第60页 |
3.9.4 破坏阶段 | 第60-61页 |
3.10 实例分析 | 第61-65页 |
第4章 锚索工程震害健康评估方法研究 | 第65-84页 |
4.1 锚索工程震害检测指标建立 | 第65-73页 |
4.1.1 敏感因子分析 | 第66-67页 |
4.1.2 可见因子分析 | 第67-69页 |
4.1.3 隐蔽因子分析 | 第69-73页 |
4.2 锚索震害损伤分级 | 第73-74页 |
4.3 锚索震害健康评估模型 | 第74-84页 |
4.3.1 评估模型基本原理 | 第75-77页 |
4.3.2 隶属函数的确定 | 第77-80页 |
4.3.3 各因子权重值的确定 | 第80-82页 |
4.3.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