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我国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一、研究意义和依据第12-19页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1.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2. 国外研究综述第15-17页
 (三) 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7-19页
二、我国水权制度的现状和改革创新第19-29页
 (一) 我国现行的水权制度第19-20页
  1. 水资源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第19页
  2.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第19页
  3. 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第19-20页
  4. 用水计量收费制度第20页
  5. 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制度第20页
  6. 水使用权不允许转让第20页
 (二) 我国现行水权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0-24页
  1. 水资源产权不明晰第20-21页
  2. 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第21-22页
  3. 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第22-23页
  4. 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第23-24页
 (三) 我国水权制度改革创新的诱因分析第24-25页
  1. 水资源稀缺,开发利用成本高第24页
  2. 水资源的经济价值大,价格上升第24-25页
  3. 用水者对水资源的激烈竞争第25页
  4. 用水户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程度提高第25页
  5. 市场发育程度提高和人们的市场意识增强第25页
 (四) 我国水权制度的改革创新第25-29页
  1. 明晰水资源产权第26页
  2.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第26-27页
  3. 制定合理的水价第27-28页
  4. 完善水权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第28-29页
三、初始水权的分配第29-35页
 (一) 初始水权分配的原则第29-31页
  1.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9页
  2. 政府主导和民主协商原则第29页
  3. 公平为主、效率为辅的原则第29-30页
  4. 粮食安全原则第30页
  5. 尊重现状用水,适当微调的原则第30页
  6. 补偿原则第30页
  7. 比例分水原则第30-31页
 (二) 初始水权分配的方式第31-32页
 (三) 初始水权分配模式第32-35页
  1. 人口分配模式第32-33页
  2. 面积分配模式第33页
  3. 产值分配模式第33-35页
四、水资源价值理论和价格模型第35-45页
 (一) 水资源价值理论第35-39页
  1. 地租论第35-36页
  2. 劳动价值论第36-37页
  3. 边际效用价值论第37-38页
  4. 生态价值论第38-39页
 (二) 水资源价格模型第39-41页
  1. 影子价格模型第39-40页
  2. 边际机会成本模型第40-41页
  3. 供求定价模型第41页
 (三) 水价制定的意义和原则第41-43页
  1. 合理水价的重要意义第41-42页
  2. 水资源价格制定的原则第42-43页
 (四) 水价的计征方式第43-45页
  1. 定额价格第43页
  2. 同一从量价格第43页
  3. 两部分制水价第43-44页
  4. 超额累进水价第44页
  5. 浮动水价第44-45页
五、水市场的构建和运行保障机制第45-58页
 (一) 我国传统手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缺陷及原因第45-46页
 (二) 建立和完善我国水市场的必要性第46-49页
  1. 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局面的需要第46-47页
  2.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第47-48页
  3. 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优越于指令配置模式第48页
  4. 水市场的建立可以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高效利用第48-49页
 (三) 我国水市场的构建第49-51页
  1. 一级水市场的构建第49-50页
  2. 二级水市场的构建第50页
  3. 三级水市场的构建第50-51页
 (四) 我国水市场的构建框架第51-53页
  1. 交易主体第51页
  2. 交易客体第51-52页
  3. 水权交易的中介机构第52页
  4. 水权交易的程序第52-53页
 (五) 我国水市场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第53-58页
  1. 水市场的运行机制第53-55页
  2. 水市场运行的保障机制第55-58页
结论第58-6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研究
下一篇:日本对中国长芦盐业掠夺研究--以华北盐业公司例(1939-194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