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8页 |
1.2.1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试验概况 | 第11-13页 |
1.2.2 液化场地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方法 | 第13-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第2章 液化场地桥梁足尺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第21-38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振动台试验简介 | 第21-22页 |
2.3 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第22-31页 |
2.3.1 数值模型 | 第22-25页 |
2.3.2 土的动力本构模型 | 第25-26页 |
2.3.3 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 第26-31页 |
2.4 基于内华达砂的桥梁足尺桩-土动力相互作用数值模拟 | 第31-36页 |
2.4.1 数值模型 | 第31-33页 |
2.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桥梁足尺桩-土动力相互作用 p-y 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56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动力 p-y 曲线的建立方法 | 第38-39页 |
3.3 动力 p-y 曲线基本特性分析 | 第39-43页 |
3.4 动力 p-y 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4页 |
3.4.1 加载幅值 | 第43-46页 |
3.4.2 砂土渗透系数 | 第46-48页 |
3.4.3 砂土内摩擦角 | 第48-51页 |
3.4.4 桩径 | 第51-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4章 桥梁足尺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简化分析方法 | 第56-76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动力 p-y 模型 | 第56-60页 |
4.2.1 弹性单元 | 第57页 |
4.2.2 塑性单元 | 第57-58页 |
4.2.3 裂缝单元 | 第58-59页 |
4.2.4 力学单元组合模式 | 第59-60页 |
4.3 简化分析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60-61页 |
4.4 简化方法的计算参数 | 第61-70页 |
4.4.1 动力 p-y 模型的计算参数 | 第61-68页 |
4.4.2 外部输入激励 | 第68-70页 |
4.5 简化方法的正确性检验 | 第70-73页 |
4.6 简化方法的实施步骤 | 第73-74页 |
4.7 简化方法的适用条件 | 第74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