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静压轴承论文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气浮轴承刚度优化设计与实验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的来源第9页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气体静压轴承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0-14页
        1.2.1 理想状态下气体静压轴承的静动态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流体-结构耦合状态下气体轴承的静动态特性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第14-15页
第2章 气体静压轴承的静态特性分析第15-26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气体静压轴承的工作原理第15-16页
    2.3 基于流体动力学思想的气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理论计算第16-18页
    2.4 气体静压止推轴承的有限元仿真计算与分析第18-21页
        2.4.1 气体静压止推轴承气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19页
        2.4.2 气体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第19页
        2.4.3 FLUENT对气体模型的仿真计算第19-21页
    2.5 不同结构参数下轴承静态特性的变化趋势第21-25页
        2.5.1 供气压力Ps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第21-22页
        2.5.2 节流孔直径d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第22-23页
        2.5.3 节流孔数目n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第23-24页
        2.5.4 节流孔位置对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第24-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气体静压轴承的流体-结构耦合分析第26-40页
    3.1 引言第26页
    3.2 有限元软件进行流固耦合仿真的基本过程第26-28页
        3.2.1 流固耦合的理论基础第26-27页
        3.2.2 流固耦合方法的选择第27-28页
        3.2.3 流固耦合的实现方式第28页
    3.3 气体静压轴承的单向流固耦合仿真模拟第28-30页
        3.3.1 流体-结构模型的建立第28-29页
        3.3.2 气体静压轴承单向流固耦合计算的流程第29页
        3.3.3 单向流固耦合仿真结果分析第29-30页
    3.4 气体静压轴承的双向流固耦合仿真模拟第30-36页
        3.4.1 气体静压轴承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的流程第31页
        3.4.2 气体静压轴承双向流固耦合计算的主要设置第31-32页
        3.4.3 双向流固耦合仿真结果分析第32-36页
    3.5 流固耦合情况下的气体静压轴承静态特性变化曲线第36-39页
    3.6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气体静压轴承的动态特性分析第40-49页
    4.1 引言第40页
    4.2 主轴旋转时轴承转速对其静态特性的影响第40-41页
    4.3 主轴旋转时轴承动态性能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第41-42页
        4.3.1 压力场分布对加工性能的动态影响第41-42页
        4.3.2 节流孔制造误差对加工性能的动态影响第42页
    4.4 基于动态影响的节流孔数目的选择第42-44页
    4.5 气体静压主轴部件的结构动力学分析第44-48页
        4.5.1 主轴部件的模态分析及谐响应分析第44-47页
        4.5.2 基于结构动力学分析结果的止推板厚度选取第47-48页
    4.6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轴承轴向变形与轴向刚度的实验测量第49-55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轴承轴向变形实验第49-51页
        5.2.1 实验方案第49-50页
        5.2.2 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5.3 轴承轴向刚度实验第51-53页
        5.3.1 实验方案第51-52页
        5.3.2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5.4 不同止推板厚度下轴承轴向刚度实验第53-54页
        5.4.1 实验方案第53页
        5.4.2 结果与分析第53-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物联网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图像消冗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