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图像分割技术的激光损伤图像检测与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2 激光损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激光损伤研究的难点第11-13页
    1.4 图像损伤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第15-29页
    2.1 激光第15-19页
        2.1.1 激光的起源第15-16页
        2.1.2 激光的产生第16-17页
        2.1.3 激光的特点第17-18页
        2.1.4 激光倍频技术第18-19页
        2.1.5 激光光束质量第19页
    2.2 激光核聚变第19-20页
    2.3 激光工作物质的损伤第20-23页
        2.3.1 激光损伤的定义第20-21页
        2.3.2 表面损伤和体损伤第21页
        2.3.3 激光损伤阈值及其测试方法第21-22页
        2.3.4 激光损伤的判定方法第22-23页
    2.4 激光损伤检测的图像处理技术第23-28页
        2.4.1 图像分割第23-24页
        2.4.2 区域分割第24页
        2.4.3 阈值分割第24-26页
        2.4.4 边缘检测第26页
        2.4.5 运动目标检测第26-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激光损伤测试平台设计第29-38页
    3.1 损伤测试平台第29-34页
        3.1.1 光路设计第29页
        3.1.2 Energylite-20 脉冲固体激光器第29-31页
        3.1.3 位移平台和在线观测装置第31-34页
    3.2 损伤测试平台主要参数的测定第34-36页
        3.2.1 光斑尺寸测量第34页
        3.2.2 分束比测量第34页
        3.2.3 激光光斑能量分布的测量第34-35页
        3.2.4 激光脉冲宽度的测量第35页
        3.2.5 激光诱导损伤阈值的测量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损伤图像的图像处理实现第38-49页
    4.1 损伤图像的获取第38-48页
        4.1.1 背景差分法建模第39页
        4.1.2 图像阈值分割第39-40页
        4.1.3 S-on-1 方法的阈值分割第40-45页
        4.1.4 N-on-1 方法的阈值分割第45-48页
    4.2 损伤图像的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第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激光损伤增长模型的验证第49-61页
    5.1 S-on-1 方法的验证第49-56页
        5.1.1 石英材料第49-51页
        5.1.2 石英材料单个点损伤与文献的比对第51-54页
        5.1.3 氟磷酸盐激光玻璃第54-56页
    5.2 N-on-1 方法的验证第56-58页
    5.3 分析与讨论第58-60页
        5.3.1 石英材料与氟磷酸盐材料损伤图像的比较第58-59页
        5.3.2 S-on-1 方法与 N-on-1 方法的比较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激光光束质量的数字图像处理第61-73页
    6.1 激光光束质量的获取第61页
    6.2 激光光束质量的灰度拟合第61-62页
    6.3 激光光束质量的阈值分割第62-65页
    6.4 激光灰度区间能量变化研究第65-70页
    6.5 激光能量分布的应用第70-72页
    6.6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7.1 研究总结第73-74页
    7.2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7-7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8-79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9-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TE核心网技术研究与网络建设
下一篇:基于Hadoop的大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