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7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7-19页 |
一、左房后壁双盒式消融术式治疗阵发性房颤伴左心房前后径增大患者的疗效察 | 第19-51页 |
1.1 对象与方法 | 第19-39页 |
1.1.1 样本量估计与病例选择 | 第19-20页 |
1.1.1.1 样本量估计 | 第19页 |
1.1.1.2 病例选择 | 第19-20页 |
1.1.2 设备与耗材 | 第20-21页 |
1.1.3 研究方法 | 第21-39页 |
1.1.3.1 术前准备 | 第21页 |
1.1.3.2 手术入路选择 | 第21-22页 |
1.1.3.3 CS电极放置 | 第22页 |
1.1.3.4 房间隔穿刺和肺静脉造影 | 第22-33页 |
1.1.3.5 左心房建模 | 第33-34页 |
1.1.3.6 消融术式与方法 | 第34-35页 |
1.1.3.7 消融终点 | 第35页 |
1.1.3.8 术后处理与病例随访 | 第35-39页 |
1.1.3.9 观察指标 | 第39页 |
1.1.3.10 统计学处理 | 第39页 |
1.2 结果 | 第39-44页 |
1.2.1 两组临床一般情况对比 | 第39页 |
1.2.2 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 | 第39-40页 |
1.2.3 随访成功率和不良事件对比 | 第40-41页 |
1.2.4 左房前后径变化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1.2.5 两组保持窦律者临床资料对比 | 第42-44页 |
1.3 讨论 | 第44-51页 |
1.3.1 本研究主要发现 | 第44-45页 |
1.3.2 心房扩大与房颤的关系 | 第45-46页 |
1.3.3 心房扩大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 第46-47页 |
1.3.4 新术式设计思路 | 第47-49页 |
1.3.5 本研究提示和局限性 | 第49-51页 |
二、左房后壁双盒式消融术式治疗持续性房颤伴左心房前后径增大患者的疗效观察 | 第51-67页 |
2.1 对象与方法 | 第51-56页 |
2.1.1 样本量估计与病例选择 | 第51-52页 |
2.1.1.1 样本量估计 | 第51页 |
2.1.1.2 病例选择 | 第51-52页 |
2.1.2 研究方法 | 第52-56页 |
2.1.2.1 分组及手术方式 | 第52-53页 |
2.1.2.2 随访与观察指标 | 第53页 |
2.1.2.3 统计学处理 | 第53-56页 |
2.2 结果 | 第56-59页 |
2.2.1 两组临床一般情况对比 | 第56页 |
2.2.2 围术期观察指标对比 | 第56页 |
2.2.3 左房前后径变化对比 | 第56页 |
2.2.4 随访成功率和不良事件比较 | 第56-59页 |
2.3 讨论 | 第59-67页 |
2.3.1 本部分主要研究发现 | 第59-60页 |
2.3.2 房颤维持的电生理机制 | 第60-61页 |
2.3.3 持续性房颤射频消融的相关术式 | 第61-65页 |
2.3.4 本研究提示和局限性 | 第65-67页 |
全文结论 | 第67-6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综述 房颤基质与消融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84-103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3-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个人简历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