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网络态势感知中多源报警融合与态势量化评估技术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第13-14页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网络态势感知相关技术研究第16-30页
    2.1 网络态势感知模型第16-21页
        2.1.1 Endsley模型第16-17页
        2.1.2 JDL模型第17-18页
        2.1.3 OODA模型第18页
        2.1.4 多级分层黑板模型第18-21页
    2.2 攻击的分类与漏洞种类第21-24页
        2.2.1 网络攻击的分类方法第21-22页
        2.2.2 漏洞数据库第22-24页
    2.3 攻击的检测与报警第24-25页
    2.4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第25-26页
        2.4.1 信息的融合级别第25-26页
        2.4.2 信息的融合方法第26页
    2.5 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第26-30页
        2.5.1 安全态势评估方法第26-28页
        2.5.2 评估方法比较第28-30页
第三章 基于模糊聚类的多源报警融合第30-38页
    3.1 问题描述第30页
    3.2 设计思想第30-31页
    3.3 多源报警融合方法及步骤第31-37页
        3.3.1 多源报警融合数学模型第31-33页
        3.3.2 报警聚合算法第33页
        3.3.3 报警关联度计算第33-35页
        3.3.4 报警关联融合算法第35页
        3.3.5 报警融合度置信分析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攻击图的网络态势量化评估第38-57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攻击图模型建立第39-40页
    4.3 攻击图的安全态势指标属性分析第40-44页
    4.4 态势指标攻抗的计算方法第44-54页
        4.4.1 攻抗计算思想第44-45页
        4.4.2 基于隶属函数的指标量化第45-49页
        4.4.3 单一攻抗值计算方法第49-50页
        4.4.4 基于攻击图的综合攻抗计算第50-54页
    4.5 威胁态势评估第54-55页
    4.6 评估流程与态势融合第55-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57-67页
    5.1 OSSIM简介第57-58页
    5.2 系统总体架构第58页
    5.3 实验环境第58-62页
        5.3.1 测试网络结构第58-59页
        5.3.2 资源描述第59页
        5.3.3 安全弱点第59-61页
        5.3.4 拓扑关系第61-62页
    5.4 结果分析第62-66页
        5.4.1 报警融合分析第62-63页
        5.4.2 态势评估方法分析验证第63-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67-68页
    6.2 课题研究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化FPGA控制机制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水环境数学模型正、反演数值方法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