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延长组油气储层岩石学特征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1 旬邑探区的石油勘探开发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储层岩石学研究现状第10页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0-12页
    1.4 主要工作量第12-14页
第二章 地质概况第14-20页
    2.1 自然地理第14-15页
    2.2 研究区地质第15-19页
        2.2.1 研究区构造发展史第15-16页
        2.2.2 研究区地层序列第16-19页
        2.2.3 研究区沉积相第19页
    2.3 研究区油气地质第19-20页
第三章 研究区岩石特征第20-34页
    3.1 岩石颜色特征第20页
    3.2 岩石类型第20-21页
    3.3 岩石组分特征第21-25页
        3.3.1 碎屑组成第21-23页
        3.3.2 填隙物组成第23-25页
    3.4 岩石结构特征第25-28页
        3.4.1 碎屑颗粒的粒度特征第25-27页
        3.4.2 碎屑颗粒的分选性、圆度和球度第27页
        3.4.3 胶结类型及颗粒支撑性质第27页
        3.4.4 砂岩的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第27-28页
    3.5 岩石沉积构造特征第28-34页
        3.5.1 层理构造第28-30页
        3.5.2 层面构造第30-31页
        3.5.3 同生变形构造第31-32页
        3.5.4 生物成因构造第32页
        3.5.5 其他沉积相标志第32-34页
第四章 研究区储层特征第34-53页
    4.1 储集空间类型第34-39页
        4.1.1 孔隙第34-37页
        4.1.2 裂缝第37-38页
        4.1.3 混合孔隙第38-39页
    4.2 储集孔隙结构特征第39-44页
        4.2.1 孔隙特征第39页
        4.2.2 喉道特征第39-40页
        4.2.3 孔隙结构特征第40-42页
        4.2.4 储层物性特征第42-44页
    4.3 储层敏感性评价第44-47页
        4.3.1 水敏感性评价第44-45页
        4.3.2 酸敏感性评价第45页
        4.3.3 碱敏感性评价第45-46页
        4.3.4 速度敏感性评价第46页
        4.3.5 盐度敏感性评价第46-47页
    4.4 影响储层物性的因素第47-48页
        4.4.1 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第47页
        4.4.2 成岩作用第47-48页
        4.4.3 构造作用第48页
    4.5 储层类型及油气地质意义第48-53页
        4.5.1 储层评价方案第48-50页
        4.5.2 储层平面分布第50-52页
        4.5.3 油气地质意义第52-53页
第五章 研究区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阶段划分第53-67页
    5.1 成岩作用类型第53-62页
        5.1.1 压实作用第53-55页
        5.1.2 压溶作用第55-56页
        5.1.3 胶结作用第56-60页
        5.1.4 溶蚀作用第60-61页
        5.1.5 交代作用第61-62页
    5.2 成岩阶段第62-65页
        5.2.1 石英次生加大的阶段性第62-63页
        5.2.2 镜质体反射率第63-64页
        5.2.3 I/S混层粘土矿物中蒙脱石的含量第64-65页
        5.2.4 含铁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第65页
    5.3 成岩阶段划分第65-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纪地层分布规律及盆地演化过程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旬邑探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