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及其防范化解案例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9-10页
    1.2 文献综述第10-11页
    1.3 研究思路第11-12页
2.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理论基础第12-15页
    2.1 佃农理论和农地租赁理论第12-13页
        2.1.1 佃农理论第12-13页
        2.1.2 存在借贷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农地租赁合约第13页
    2.2 农地抵押金融理论第13-15页
3.我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试点案例分析第15-23页
    3.1 种植大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福建明溪模式第15-17页
        3.1.1 明溪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第15-16页
        3.1.2 明溪模式运行成效第16页
        3.1.3 对明溪模式的评价第16-17页
    3.2 股份合作社承包经营权抵押——四川崇州模式第17-20页
        3.2.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运行模式第18-19页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运行成效第19页
        3.2.3 对崇州模式的评价第19-20页
    3.3 合作农场加高效农业的发展模式——江苏太仓模式第20-22页
        3.3.1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运行模式第20-21页
        3.3.2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运行成效第21页
        3.3.3 对太仓模式的评价第21-22页
    3.4 小结第22-23页
4.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因素分析第23-31页
    4.1 国家法律政策因素第23-26页
        4.1.1 法律对承包经营权抵押支持的缺失第23-24页
        4.1.2 政策的不稳定影响农户的合理预期第24-26页
    4.2 金融监管层面风险因素第26-27页
    4.3 市场交易风险因素第27-31页
        4.3.1 涉农金融机构面临的市场风险因素第27-29页
        4.3.2 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因素第29-31页
5.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风险的防范第31-39页
    5.1 给予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司法解释第31页
    5.2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第31-33页
        5.2.1 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第31-32页
        5.2.2 实行差别化的监督管理原则第32页
        5.2.3 建立发展型监管理念第32-33页
    5.3 建立农地抵押登记制度第33-34页
    5.4 设立政策性土地银行第34-36页
    5.5 构建土地金融保险制度第36-39页
        5.5.1 我国土地保险精神一直存在第36-37页
        5.5.2 农地抵押贷款保险需要政府扶持第37页
        5.5.3 土地金融保险的制度创新第37-39页
6.结语与展望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金融社会绩效、贫困减少与经济增长--基于国际样本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下一篇:大宗商品黄金和石油价格的联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