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2页 |
1.3 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3.1 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2 主要内容 | 第13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投资便利化理论及经济效应分析 | 第15-22页 |
2.1 投资便利化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投资便利化概念 | 第15页 |
2.1.2 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的区别 | 第15-16页 |
2.2 投资便利化理论 | 第16页 |
2.3 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的经济效应 | 第16-22页 |
2.3.1 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的集聚效应 | 第17-19页 |
2.3.2 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的辐射效应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上海自贸区投资发展概况、投资现状及特点 | 第22-35页 |
3.1 自贸区的定义 | 第22-23页 |
3.2 上海自贸区建立、发展概况 | 第23-26页 |
3.2.1 上海自贸区建立的情况 | 第23-24页 |
3.2.2 上海自贸区发展概况 | 第24-26页 |
3.3 上海自贸区投资现状及特点 | 第26-30页 |
3.3.1 主要投资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 第26-27页 |
3.3.2 投资入驻新设企业激增 | 第27-28页 |
3.3.3 新设投资企业以内资为主 | 第28页 |
3.3.4 外商投资产业集中 | 第28-29页 |
3.3.5 外商投资方式以外商独资为主 | 第29-30页 |
3.4 上海自贸区现有投资便利化条件 | 第30-35页 |
第四章 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障碍实证分析 | 第35-48页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5-40页 |
4.1.1 上海自贸区投资环境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5-37页 |
4.1.2 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及结论 | 第37-40页 |
4.2 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的障碍分析 | 第40-48页 |
4.2.1 投资准入门槛仍然较高 | 第40-41页 |
4.2.2 投资领域不够开放 | 第41-43页 |
4.2.3 税收政策吸引力不足 | 第43-45页 |
4.2.4 金融自由受限和创新不足 | 第45-46页 |
4.2.5 行政服务不全面 | 第46-47页 |
4.2.6 自贸区法制不完善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洋山保税港区投资便利化优势及障碍案例 | 第48-53页 |
5.1 洋山保税港区简介 | 第48-49页 |
5.2 洋山保税港区投资便利化优势 | 第49-51页 |
5.3 洋山保税港区投资便利化障碍 | 第51-53页 |
第六章 上海自贸区投资便利化推进对策 | 第53-59页 |
6.1 精简“负面清单” | 第53页 |
6.2 扩大投资领域开放 | 第53-54页 |
6.3 改善税收政策 | 第54-55页 |
6.4 提高金融创新水平 | 第55-56页 |
6.5 改善行政服务 | 第56-57页 |
6.6 完善自贸区法制建设 | 第57-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一、结论 | 第59页 |
二、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件-1 上海自贸区投资环境调查问卷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