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研究 | 第9-10页 |
·对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及原因的研究 | 第10页 |
·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 第10-11页 |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的比较研究 | 第11页 |
·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 第12-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2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评估指标 | 第15-23页 |
·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15-16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16-17页 |
·资源配置理论 | 第17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及评估指标 | 第17-23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 | 第17-18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18-19页 |
·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 | 第19-23页 |
第3章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及政策特点 | 第23-35页 |
·国外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与财政投入体制 | 第23-28页 |
·集中模式 | 第23-25页 |
·均衡模式 | 第25-26页 |
·分权模式 | 第26-28页 |
·国外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财政政策 | 第28-35页 |
·各级政府间多样化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方式 | 第28-30页 |
·均衡配置资源,推进标准化建设 | 第30页 |
·支援薄弱学校,促进校际均衡 | 第30-31页 |
·教育选择政策 | 第31-35页 |
第4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政策演变 | 第35-41页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管理体制与财政投入体制 | 第35-37页 |
·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演变 | 第35-36页 |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演变 | 第36-37页 |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回顾 | 第37-41页 |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办学标准和薄弱学校改造政策 | 第37页 |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与措施 | 第37-41页 |
第5章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 第41-57页 |
·现状分析 | 第41-54页 |
·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政策效果 | 第41-47页 |
·区域之间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 第47-51页 |
·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 第51-54页 |
·制约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54-57页 |
·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 第54页 |
·同一区域内校际间义务教育政策与规划有偏差 | 第54-55页 |
·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制度不完善 | 第55页 |
·义务教育资金监督与管理制度不完善 | 第55-57页 |
第6章 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7-65页 |
·制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划 | 第57页 |
·完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责任 | 第57-59页 |
·中央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 | 第58页 |
·省级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 | 第58-59页 |
·明确省及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 | 第59页 |
·规范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第59-62页 |
·科学设立转移支付项目 | 第60-61页 |
·合理分配转移支付资金 | 第61页 |
·公开转移支付预算安排和执行结果 | 第61页 |
·建立转移支付国库集中支付办法 | 第61-62页 |
·全面推行义务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绩效评价制度 | 第62-65页 |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体系 | 第62页 |
·建立全方位的义务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 第62页 |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管理责任 | 第62-63页 |
·重点抓好县及县以下义务教育经费的基础管理和基层队伍建设 | 第63页 |
·建立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评价制度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