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重点、难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2.1.1 城市景观 | 第16页 |
2.1.2 城市风貌 | 第16-17页 |
2.1.3 城市特色景观风貌 | 第17页 |
2.2 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2.1 城市景观风貌要素理论 | 第17页 |
2.2.2 城市意象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城市符号学理论 | 第18页 |
2.3 新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3.1 新文化地理学概念的提出 | 第18-19页 |
2.3.2 新文化地理学的主要观点和视角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西宁市城市景观风貌的特色概述 | 第22-33页 |
3.1 西宁市概况 | 第22-23页 |
3.1.1 西宁市地理位置 | 第22页 |
3.1.2 西宁市历史沿革 | 第22-23页 |
3.1.3 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第23页 |
3.2 西宁城市景观特色风貌的构成要素 | 第23-33页 |
3.2.1 自然景观 | 第23-24页 |
3.2.2 人工景观 | 第24-27页 |
3.2.3 社会历史文化景观 | 第27-33页 |
第四章 西宁城市景观特色风貌认知调查研究 | 第33-42页 |
4.1 调研概述 | 第33-34页 |
4.1.1 调研范围和对象 | 第33页 |
4.1.2 调研方法 | 第33-34页 |
4.1.3 调研数据 | 第34页 |
4.2 调研统计结果及分析 | 第34-42页 |
4.2.1 样本的一般特征描述 | 第34-35页 |
4.2.2 公众对西宁城市景观特色的总体认知 | 第35页 |
4.2.3 公众对城市景观各要素建设的认知、评价和期望 | 第35-37页 |
4.2.4 对西宁城市特色景观风貌的问题总结 | 第37-42页 |
第五章 基于新文化地理学视角的西宁城市特色景观风貌塑造 | 第42-48页 |
5.1 西宁城市性质、风貌定位 | 第42页 |
5.2 西宁城市特色景观塑造原则 | 第42-43页 |
5.2.1 整体性与差异性并存原则 | 第42-43页 |
5.2.2 发展与保护并重原则 | 第43页 |
5.2.3 以人为本原则 | 第43页 |
5.3 西宁城市特色景观塑造策略 | 第43-48页 |
5.3.1 自然景观“有人化” | 第43-44页 |
5.3.2 人工景观“有文化” | 第44-46页 |
5.3.3 社会历史文化景观“有形化”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