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特殊热能及其机械论文--太阳能技术论文--太阳能转换装置和设备论文--聚光器论文

菲涅尔反射式点线耦合聚焦太阳能光热转换特性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符号说明第14-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5页
    1.1 研究背景第19-2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1-32页
        1.2.1 传统塔式和Beam-down塔式集热技术第22-23页
        1.2.2 定日镜与线菲集热器第23-25页
        1.2.3 定日镜场设计优化第25-27页
        1.2.4 腔体接收器第27-30页
        1.2.5 MCRT光学分析算法第30-31页
        1.2.6 热迁移因子分析方法第31-32页
    1.3 研究现状总结第32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32-35页
第二章 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光能传输理论第35-50页
    2.1 引言第35页
    2.2 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第35-39页
        2.2.1 系统工作原理第35页
        2.2.2 主要光学部件结构第35-39页
    2.3 基于MCRT算法的点线耦合聚焦系统光学分析模型第39-49页
        2.3.1 光能传输模型第39-42页
        2.3.2 太阳方位和辐射散角能流分布模型第42-43页
        2.3.3 坐标系建立第43-44页
        2.3.4 线菲定日镜追日角度模型第44-46页
        2.3.5 基于MCRT算法的光学分析过程第46-49页
    2.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三章 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光学性能分析第50-78页
    3.1 引言第50页
    3.2 基于线菲与传统定日镜的点线耦合聚焦系统光学性能对比分析第50-61页
        3.2.1 定日镜法线运行轨迹第50-51页
        3.2.2 双曲面BD反射镜结构参数的影响第51-52页
        3.2.3 定日镜结构参数的影响第52-57页
        3.2.4 CPC聚光器结构参数的影响第57-58页
        3.2.5 基于LFH与CH的系统光学效率对比分析第58-61页
    3.3 小规模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光学性能分析第61-76页
        3.3.1 聚光原理第61-62页
        3.3.2 系统组成第62-66页
        3.3.3 光学性能分析第66-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四章 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光热转换理论与实验研究第78-103页
    4.1 引言第78页
    4.2 基于多参数的通用型热迁移因子理论一维分析模型第78-81页
    4.3 基于MCRT与CFD耦合的三维分析模型第81-86页
        4.3.1 控制方程第83-84页
        4.3.2 DO辐射模型第84页
        4.3.3 传热介质物性参数第84-85页
        4.3.4 边界条件第85-86页
    4.4 基于圆锥形腔体接收器的点线耦合聚焦集热系统性能实验研究第86-93页
        4.4.1 圆锥形腔体接收器第86-87页
        4.4.2 实验系统第87-90页
        4.4.3 集热性能第90页
        4.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90-93页
    4.5 光热转换分析模型实验验证第93-102页
        4.5.1 热物理与传热网络模型第93-97页
        4.5.2 通用型热迁移因子一维分析模型验证第97-98页
        4.5.3 MCRT与CFD耦合模型验证第98-102页
    4.6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规模化线菲定日镜场排布分析及优化第103-114页
    5.1 引言第103页
    5.2 线菲与传统定日镜最小排布空间对比第103页
    5.3 单组线菲定日镜排布分析第103-105页
    5.4 镜场年均光学效率分析第105-108页
        5.4.1 镜场年均余弦效率分布规律第106页
        5.4.2 线菲子镜之间阴影遮挡效率年均分布规律第106-107页
        5.4.3 双曲面反射镜阴影全年分布规律第107页
        5.4.4 年均总光学效率分布规律第107-108页
    5.5 规模化线菲定日镜场排布优化第108-112页
    5.6 规模化镜场焦斑能流密度分布第112页
    5.7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六章 基于光学特性的腔体接收器集热性能优化分析第114-132页
    6.1 引言第114页
    6.2 基于小规模镜场的锥形螺旋管接收器优化第114-116页
        6.2.1 吸收器入口参数优化第114-115页
        6.2.2 吸收表面结构优化第115-116页
    6.3 基于规模化镜场的CPC腔体接收器结构优化分析第116-130页
        6.3.1 点聚焦腔体接收器结构与热物理模型第116-118页
        6.3.2 吸收表面结构能流密度分布第118-121页
        6.3.3 宽高比第121-123页
        6.3.4 非均匀热流第123-125页
        6.3.5 面盖结构第125-127页
        6.3.6 入口温度与流量第127-129页
        6.3.7 输入能流的影响第129-130页
    6.4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32-136页
    7.1 研究总结第132-134页
    7.2 创新点第134页
    7.3 工作展望第134-136页
参考文献第136-14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8-151页
致谢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程领域设计经验知识的积累和重用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中国人热特性的多节点热舒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