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2、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7页 |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 3、简要评述 | 第16-17页 |
| (三)理论工具 | 第17-18页 |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8-19页 |
| 1、研究方法 | 第18页 |
| 2、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五)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1、创新点 | 第19页 |
| 2、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 二、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动因 | 第20-25页 |
| (一)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20-21页 |
| 1、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0页 |
| 2、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 (二)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动因 | 第21-25页 |
| 1、深化政府职能转变 | 第21-22页 |
| 2、满足公众多样化需求 | 第22页 |
| 3、弥补财力不足 | 第22-23页 |
| 4、推进事业单位改制 | 第23-24页 |
| 5、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 第24-25页 |
| 三、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25-30页 |
| (一)起步探索阶段(1995 年—2003 年) | 第25-26页 |
| (二)逐步扩大阶段(2004 年—2012 年) | 第26-28页 |
| (三)快速发展阶段(2013 年—至今) | 第28-30页 |
| 四、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现状与成效 | 第30-36页 |
| (一)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现状 | 第30-34页 |
| 1、购买公共服务制度逐渐完善 | 第30-31页 |
| 2、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第31-33页 |
| 3、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 第33-34页 |
| (二)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取得的成效 | 第34-36页 |
| 1、丰富了购买公共服务的模式 | 第34页 |
| 2、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 | 第34-35页 |
| 3、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 | 第35-36页 |
| 五、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36-45页 |
| (一)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 | 第36-41页 |
| 1、财政预算制度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6-37页 |
| 2、绩效评估与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 第37-38页 |
| 3、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地位不平等 | 第38-39页 |
| 4、社会组织承接服务能力不足 | 第39-41页 |
| (二)郑州市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问题之原因分析 | 第41-45页 |
| 1、相关配套政策滞后 | 第41-42页 |
| 2、评估和监管机制不健全 | 第42页 |
| 3、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基础薄弱 | 第42-43页 |
| 4、社会组织独立性较弱 | 第43-45页 |
| 六、推进地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对策建议 | 第45-50页 |
| (一)改革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财政税收制度 | 第45页 |
| (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 | 第45-46页 |
| (三)建立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评估与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 (四)理清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47-48页 |
| (五)提升社会组织服务承接能力 | 第48-50页 |
|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 附录 | 第55-56页 |
| 访谈提纲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