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论文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研究方法 | 第13页 |
2、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4-28页 |
(一)经济危机的表现 | 第14-17页 |
1、生产过剩 | 第14-15页 |
2、工人失业 | 第15页 |
3、信用体系崩溃 | 第15-16页 |
4、阶级矛盾尖锐化 | 第16-17页 |
(二)经济危机的根源 | 第17-21页 |
1、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第17-19页 |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和消费方面的表现 | 第19-21页 |
(三)经济危机的实质 | 第21-23页 |
1、生产相对过剩 | 第21-22页 |
2、资本主义制度危机 | 第22-23页 |
(四)经济危机的出路 | 第23-26页 |
1、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化为社会所有制 | 第23-25页 |
2、商品经济转化为产品经济 | 第25-26页 |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面临的挑战及回应 | 第28-45页 |
(一)理论挑战 | 第28-37页 |
1、否认和修正经济危机理论 | 第28-36页 |
2、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庸俗化倾向 | 第36-37页 |
(二)实践挑战 | 第37-44页 |
1、国家干预主义政策的实施 | 第37页 |
2、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点 | 第37-40页 |
3、经济危机未引起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 第40-41页 |
4、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 | 第41-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现实意义 | 第45-60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45-51页 |
1、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狭隘性 | 第45-46页 |
2、有助于我们科学看待西方经济学的危机理论 | 第46-49页 |
3、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暂时性 | 第49-51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51-58页 |
1、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当前资本主义社会现实 | 第51-54页 |
2、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第54-57页 |
3、有助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