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3页 |
|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3-16页 |
|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样品 | 第16-21页 |
| 2.1 实验仪器-美国欣赛宝FES-3 织物评价系统 | 第16-18页 |
| 2.2 实验样品 | 第18-20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手感风格测试与评价 | 第21-42页 |
| 3.1 刚韧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1-28页 |
| 3.2 柔软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8-34页 |
| 3.3 光滑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4-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 第四章 悬垂性能测试与评价 | 第42-49页 |
| 4.1 悬垂性能测试方法与结果 | 第42-43页 |
| 4.2 棉织物悬垂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43-48页 |
| 4.3 平方米重量与悬垂性能的关系探讨 | 第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折皱回复率测试与评价 | 第49-59页 |
| 5.1 折皱回复性能测试方法与结果 | 第49-50页 |
| 5.2 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灰色关联分析 | 第50-55页 |
| 5.3 织物密度与折皱回复性能的关系探讨 | 第55页 |
| 5.4 组织变化及原料变化对织物风格的影响 | 第55-57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主观评价及分析 | 第59-66页 |
| 6.1 评价用表及标准试样 | 第59-60页 |
| 6.2 评价人员及条件 | 第60-61页 |
| 6.3 主观评价结果 | 第61-62页 |
| 6.4 主观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检验 | 第62-63页 |
| 6.5 主观评价结果的分析 | 第63-65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七章 纯棉衬衫面料风格的阈值范围 | 第66-70页 |
| 7.1 超轻薄型织物的手感指纹图 | 第66-67页 |
| 7.2 轻薄型织物的手感指纹图 | 第67-69页 |
| 7.3 纯棉平纹衬衫面料手感风格的阈值范围 | 第69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0-72页 |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0-71页 |
| 8.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 附录 | 第75-8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