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前言 | 第12-13页 |
1.2 汽车用铝合金板料种类及性能 | 第13-14页 |
1.3 铝合金板料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铝合金板料冷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铝合金板料热成形工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铝合金热变形本构模型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板料成形性能理论研究 | 第17-21页 |
1.4.1 板料起皱及其理论分析 | 第18-19页 |
1.4.2 板料回弹及其理论分析 | 第19页 |
1.4.3 板料破裂及其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1.4.4 成形极限图相关理论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铝合金板材热成形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24-42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案设计 | 第24-2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4-25页 |
2.1.2 试验设备与过程 | 第25-26页 |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2.2.1 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2.2.2 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材料性能影响 | 第27-28页 |
2.2.3 变形温度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28页 |
2.2.4 变形速率对抗拉强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 铝合金板材本构方程的研究 | 第29-40页 |
2.3.1 本构方程意义 | 第29-30页 |
2.3.2 本构方程的分类 | 第30-31页 |
2.3.3 板料成形关键参数的意义及确定方法 | 第31-35页 |
2.3.4 6016铝合金本构方程的建立 | 第35-39页 |
2.3.5 确定材料的本构方程并进行验证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3章 热冲压工艺参数对圆筒形件成形性的影响 | 第42-58页 |
3.1 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 | 第42-46页 |
3.1.1 不同实验温度条件下实验结果 | 第43-45页 |
3.1.2 圆筒形件热冲压成形过程中的缺陷分析 | 第45-46页 |
3.2 压边力对圆筒件热冲压成形性的影响 | 第46-51页 |
3.2.1 压边力对板材厚度分布的影响 | 第46-48页 |
3.2.2 压边力对最小厚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3.2.3 压边力对拉深失稳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 摩擦系数对筒形件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1-55页 |
3.3.1 润滑均匀条件下摩擦系数对筒形件的影响 | 第51-54页 |
3.3.2 润滑不均匀条件下摩擦系数对筒形件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 冲压速度对筒形件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5 结论 | 第56-58页 |
第4章 车顶内支撑件成形性能研究 | 第58-72页 |
4.1 铝合金车顶内支撑件冲压成形有限元仿真建模 | 第58-63页 |
4.2 不同温度下对铝合金成形结果分析 | 第63-67页 |
4.2.1 热冲压过程中的厚度变化率 | 第63-65页 |
4.2.2 热冲压过程中的最大应变分布 | 第65-67页 |
4.3 拉延筋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 | 第67-70页 |
4.3.1 无拉延筋情况下的模拟 | 第67-68页 |
4.3.2 设置拉延筋情况下的模拟 | 第68-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工艺参数对铝合金板料回弹的影响 | 第72-78页 |
5.1 铝合金的正交试验研究 | 第72-73页 |
5.1.1 正交试验参数选择 | 第72页 |
5.1.2 正交试验的设计 | 第72-73页 |
5.2 正交试验数据处理结果 | 第73-77页 |
5.2.1 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74-75页 |
5.2.2 试验结果的验证 | 第75-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8-82页 |
6.1 结论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
研究生阶段科研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