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艺术品投资证券化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31页 |
·艺术品产业链与艺术品价值增值流程 | 第15-21页 |
·艺术产业链 | 第15-16页 |
·产业链中艺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流程 | 第16-21页 |
·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及特点 | 第21-27页 |
·中国艺术品市场现状 | 第21-26页 |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点 | 第26-27页 |
·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艺术品投资的证券化交易模式 | 第31-49页 |
·艺术品的证券化 | 第31-32页 |
·艺术品的证券化概念 | 第31页 |
·中国艺术品投资金融化的过程 | 第31-32页 |
·艺术品基金 | 第32-41页 |
·西方艺术品投资基金简介 | 第32-33页 |
·中国艺术品基金的历程及现状 | 第33-37页 |
·艺术品基金的运作模式 | 第37-40页 |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发展前景 | 第40-41页 |
·艺术品的产权交易 | 第41-48页 |
·权益拆分的概念 | 第41-42页 |
·权益拆分的作用 | 第42页 |
·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成立及现状 | 第42-44页 |
·艺术品份额交易的模式 | 第44-46页 |
·“权益拆分”的典型案例:杨培江作品资产包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的模式设计 | 第49-68页 |
·目前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的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的主要模式 | 第49页 |
·中国艺术品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艺术品证券化的基金模式的设计 | 第51-60页 |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组织架构设计 | 第51-52页 |
·艺术品投资基金的管理流程设计 | 第52-53页 |
·基金从计划到成立步骤设计 | 第53-54页 |
·艺术基金管理公司的收益方式设计 | 第54页 |
·艺术品基金的运作与管理内容设计 | 第54-58页 |
·艺术品基金的监督体制设计 | 第58-60页 |
·艺术品证券化的份额交易模式的设计 | 第60-66页 |
·适合份额交易的艺术品特点及面向的主要对象 | 第60页 |
·艺术品交易所的设计 | 第60-62页 |
·权益拆分的步骤设计 | 第62-63页 |
·艺术品发售上市流程设计 | 第63-64页 |
·交易规则设计 | 第64-65页 |
·孳息分红规则设计 | 第65-66页 |
·监管体制设计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中国艺术品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8-71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中国艺术品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