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的设计、构建与性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7页
    1.1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概述第15-20页
        1.1.1 二氧化碳和甲烷转化研究的意义第15-16页
        1.1.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意义第16页
        1.1.3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的反应过程第16-20页
    1.2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催化剂的研究第20-25页
        1.2.1 活性组分第20-22页
        1.2.2 载体的影响第22-24页
        1.2.3 助剂效应第24-25页
    1.3 催化剂的失活第25-28页
    1.4 催化剂作用机制分析第28-32页
        1.4.1 活性金属粒径和分散度第28-29页
        1.4.2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第29-32页
        1.4.3 反应物分子的表面吸脱附特征第32页
        1.4.4 前处理条件及新的制备方法第32页
    1.5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第32-34页
    1.6 参考文献第34-57页
第二章 过渡金属氮化物催化剂CH_4/CO_2重整性能研究第57-92页
    2.1 引言第57-58页
    2.2 实验部分第58-64页
        2.2.1 试剂第58-59页
        2.2.2 实验所用主要化学仪器和设备第59页
        2.2.3 仪器及测试条件第59-61页
        2.2.4 催化剂的制备第61-62页
        2.2.5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62-64页
    2.3 单金属氮化钼催化剂第64-69页
        2.3.1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4-65页
        2.3.2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65-66页
        2.3.3 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评价结果第66页
        2.3.4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66-67页
        2.3.5 反应后催化剂的表征第67-68页
        2.3.6 讨论第68-69页
    2.4 双金属氮化钼催化剂第69-85页
        2.4.1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第69-71页
        2.4.2 催化剂的织构分析第71页
        2.4.3 催化剂的电镜结果第71-73页
        2.4.4 催化剂的表面电子状态分析第73-75页
        2.4.5 催化剂的吸脱附及表面反应能力分析第75-79页
        2.4.6 催化剂的初始活性评价第79-80页
        2.4.7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第80-82页
        2.4.8 催化剂性能比较第82-83页
        2.4.9 反应后催化剂的物相表征第83-85页
    2.5 小结第85-87页
    2.6 参考文献第87-92页
第三章 相变诱导法制备CH_4/CO_2重整系列催化剂第92-126页
    3.1 引言第92-95页
    3.2 实验部分第95-99页
        3.2.1 原料第95页
        3.2.2 仪器及测试条件第95-96页
        3.2.3 催化剂的制备第96-99页
        3.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9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99-118页
        3.3.1 相变诱导法制备不同载体Ni基系列催化剂第99-113页
        3.3.2 不同负载量Ni/TiO_2系列催化剂第113-118页
    3.4 小结第118-120页
    3.5 参考文献第120-126页
第四章 相变诱导法制备Ni/Kaolinite CH_4/CO_2重整催化剂第126-147页
    4.1 引言第126-128页
    4.2 实验部分第128-129页
        4.2.1 原料第128页
        4.2.2 仪器及测试条件第128页
        4.2.3 催化剂的制备第128-129页
        4.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12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29-144页
        4.3.1 不同制备方法Ni/Kaolinite催化剂的比较第129-137页
        4.3.2 Ni/Kaolinite系列催化剂不同负载量的影响第137-144页
    4.4 小结第144-146页
    4.5 参考文献第146-147页
第五章 Ni/Al_2O_3催化剂体系的稳定性研究第147-160页
    5.1 引言第147页
    5.2 实验部分第147-148页
        5.2.1 原料第148页
        5.2.2 仪器及测试条件第148页
        5.2.3 催化剂的制备第148页
        5.2.4 催化剂活性评价第14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48-155页
        5.3.1 不同还原温度对Ni/Al_2O_3催化剂的影响第148-151页
        5.3.2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151-152页
        5.3.3 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第152-155页
    5.4 小结第155-156页
    5.5 参考文献第156-160页
第六章 CH_4/CO_2重整催化剂的稀土助剂效应第160-179页
    6.1 引言第160-161页
    6.2 实验部分第161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61-171页
        6.3.1 载体的元素含量及分散度数据第161-162页
        6.3.2 催化剂的TEM结果第162-164页
        6.3.3 催化剂的XPS和H_2-TPR结果第164-168页
        6.3.4 催化剂不同稀土助剂效应总结第168-169页
        6.3.5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第169-170页
        6.3.6 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结果第170-171页
    6.4 小结第171-173页
    6.5 参考文献第173-179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79-181页
第八章 展望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挪用公款罪疑难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