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心系病证论文--失眠、健忘论文

郁证失眠的理论探讨及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的干预作用

中文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缩略词表第15-16页
前言第16-18页
第一部分 郁证失眠中医理论探讨第18-32页
    1 中医“郁证”内涵辨析第18-19页
        1.1 “郁”字内涵第18页
        1.2 “郁证”中医学内涵第18-19页
    2 中医“气郁”内涵及其本质第19-20页
        2.1 中医“气郁”内涵第19-20页
        2.2 中医“气郁”本质第20页
    3 郁证失眠的内涵第20-21页
    4 气郁与郁证失眠关系第21-22页
        4.1 气郁与郁证关系第21页
        4.2 气郁与郁证失眠关系第21-22页
    5 与郁证失眠相关的中医病名第22-24页
        5.1 郁证第22-23页
        5.2 百合病、狐惑病、脏躁第23页
        5.3 卑惵第23-24页
        5.4 癫病第24页
        5.5 梅核气第24页
    6 郁证失眠的病因第24-26页
        6.1 外感邪气第24-25页
        6.2 情志因素第25页
        6.3 体质因素第25-26页
        6.4 痰饮、水湿、血瘀、结石等病理产物第26页
    7 中医有关郁证失眠的理论第26-28页
        7.1 阴阳平衡,气机出入有度,寤寐协调第26-27页
        7.2 气血充足,气机活动有源,寤寐则安第27-28页
        7.3 营卫调和,气机巡行协调,寤寐则安第28页
    8 郁证失眠的病症特点第28-30页
        8.1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隐晦难察第28-29页
        8.2 病位较广,病症复杂多变第29页
        8.3 病因繁多,情志失调最为关键第29-30页
        8.4 兼有心神受损第30页
        8.5 必有郁滞不畅的病理特点第30页
    9 从气郁论治郁证失眠的可行性第30-32页
        9.1 气郁乃诸郁之先第30-31页
        9.2 从气郁论治郁证失眠具有理论支撑第31-32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32-53页
    实验一 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法结合孤养法并联合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的抑郁症失眠造模方法对大鼠体质量及行为学影响第32-36页
        1 实验材料第32-33页
        2 试验方法第33-34页
        3 指标检测第34页
        4 统计学方法第34页
        5 实验结果第34-36页
    实验二 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学及自主活动的影响第36-40页
        1 实验材料第36页
        2 实验方法第36页
        3 指标检测第36-37页
        4 统计学方法第37页
        5 实验结果第37-40页
    实验三 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海马病理形态的影响第40-42页
        1 实验材料第40页
        2 实验方法第40-41页
        3 实验结果第41-42页
    实验四 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 5-HT、NE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GABA的影响第42-47页
        1 实验材料第42页
        2 实验方法第42-44页
        3 统计学方法第44页
        4 实验结果第44-47页
    实验五 三草安神方对抑郁症失眠大鼠脑组织 5-羟色胺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表达的影响第47-53页
        1 实验材料第47-48页
        2 实验方法第48-50页
        3 统计学方法第50页
        4 实验结果第50-53页
讨论第53-61页
    1 抑郁症失眠大鼠模型选择第53-55页
        1.1 抑郁症动物模型第53-54页
        1.2 失眠动物模型第54-55页
    2 慢性不可预见中等应激法结合孤养致抑郁模型行为学分析第55-56页
        2.1 体质量实验第55-56页
        2.2 糖水偏好实验第56页
        2.3 Morris水迷宫实验第56页
    3 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6-58页
        3.1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7页
        3.2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7-58页
    4 神经递质受体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8-59页
        4.1 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8页
        4.2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受体与抑郁症失眠的关系第58-59页
    5 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第59-61页
        5.1 单胺类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第59页
        5.2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第59-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附录 综述第68-80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图第80-82页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回族传统建筑符号的现代演绎研究--以河北廊坊大厂民族宫为例
下一篇:基于AdaBoost算法的智能考勤系统研究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