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苹果根际促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对苹果砧木平邑甜茶的促生效果

符号说明第4-9页
中文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1 前言第16-32页
    1.1 苹果产业发展现状第16页
    1.2 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第16-18页
        1.2.1 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第16页
        1.2.2 连作障碍防治措施第16-18页
    1.3 苹果主要土传病害及其防治措施第18-21页
        1.3.1 苹果根腐病及防病研究第18-19页
        1.3.2 苹果根癌病及防病研究第19-20页
        1.3.3 防治措施第20-21页
    1.4 植物根际促生菌第21-26页
        1.4.1 拮抗病原菌第21页
        1.4.2 产生铁载体第21-22页
        1.4.3 降解自毒物质第22-23页
        1.4.4 诱导植物的应答过程第23页
        1.4.5 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第23-24页
        1.4.6 生物固氮第24页
        1.4.7 溶磷作用第24页
        1.4.8 苹果促生菌的研究第24-26页
    1.5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第26-30页
        1.5.1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第26-27页
        1.5.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27页
        1.5.3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7-28页
        1.5.4 微生物多样性在苹果研究中的应用第28页
        1.5.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测度第28-30页
            1.5.5.1 物种丰富度第28-29页
            1.5.5.2 物种多样性指数第29页
            1.5.5.3 物种均匀度指数第29-30页
    1.6 立项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0-32页
        1.6.1 立项依据第30页
        1.6.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1.6.3 技术路线第31-3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2-39页
    2.1 生化试剂第32页
    2.2 主要仪器设备第32页
    2.3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的配制第32-34页
        2.3.1 培养基第32-33页
        2.3.2 主要溶液第33-34页
    2.4 PCR引物第34页
    2.5 细菌DNA的提取、土壤总DNA的提取及 16S rDNA的PCR扩增第34-35页
        2.5.1 细菌DNA的提取第34页
        2.5.2 土壤总DNA的提取第34页
        2.5.3 16S rDNA的PCR扩增第34-35页
    2.6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35页
    2.7 苹果根际促生菌的分离与筛选第35-36页
        2.7.1 苹果根际促生菌的分离第35页
        2.7.2 促生菌的筛选第35-36页
            2.7.2.1 病原菌拮抗细菌的筛选及抑菌能力测定第35页
            2.7.2.2 铁载体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铁载体能力的测定第35页
            2.7.2.3 根皮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量测定第35-36页
        2.7.3 促生菌促生特性测定第36页
            2.7.3.1 促生菌产IAA能力测定第36页
            2.7.3.2 降蛋白能力测定第36页
            2.7.3.3 溶磷能力测定第36页
            2.7.3.4 解钾能力测定第36页
            2.7.3.5 拮抗细菌抑菌谱第36页
    2.8 菌株鉴定第36-37页
        2.8.1 促生菌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第36页
        2.8.2 促生菌的 16S rDNA系统鉴定第36-37页
    2.9 盆栽试验第37-39页
        2.9.1 促生效果调查第37页
        2.9.2 平邑甜茶叶片酶活性测定第37-38页
        2.9.3 平邑甜茶植株生物量及养分含量测定第38页
        2.9.4 平邑甜茶根际土壤肥力的测定第38页
            2.9.4.1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第38页
            2.9.4.2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第38页
        2.9.5 平邑甜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68页
    3.1 促生菌的筛选第39-41页
        3.1.1 拮抗细菌的筛选及拮抗能力测定第39页
        3.1.2 铁载体产生菌的筛选及产量测定第39-40页
        3.1.3 根皮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量测定第40-41页
    3.2 菌种鉴定第41-44页
        3.2.1 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第41-42页
        3.2.2 PGPR菌株系统发育分析第42-44页
    3.3 促生菌其他促生特性研究第44-45页
        3.3.1 拮抗菌拮抗菌谱第44页
        3.3.2 促生功能的测定结果第44-45页
    3.4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5-47页
    3.5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叶片酶活性的影响第47-49页
        3.5.1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叶片SOD酶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3.5.2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叶片POD酶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3.6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植株生物量的影响第49-50页
        3.6.1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鲜重的影响第49页
        3.6.2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干重的影响第49-50页
    3.7 促生菌对平邑甜茶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第50-53页
        3.7.1 平邑甜茶植株全磷第50-51页
        3.7.2 平邑甜茶植株全钾第51-52页
        3.7.3 平邑甜茶全氮含量第52-53页
    3.8 促生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53-55页
        3.8.1 促生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3-54页
        3.8.2 促生菌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第54-55页
    3.9 平邑甜茶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第55-68页
        3.9.1 细菌群落结构第55-61页
            3.9.1.1 细菌样品稀释曲线第55-56页
            3.9.1.2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第56页
            3.9.1.3 细菌样品OTU分布比较Veen图第56-57页
            3.9.1.4 细菌门水平菌群落结构分析第57-58页
            3.9.1.5 细菌属水平群落组成分析第58页
            3.9.1.5 细菌属水平差异性分析第58-61页
        3.9.2 真菌群落结构第61-68页
            3.9.2.1 真菌样品稀释曲线第61-62页
            3.9.2.2 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第62页
            3.9.2.3 真菌样品OTU分布比较Veen图第62-63页
            3.9.2.4 真菌在门水平的群落第63-64页
            3.9.2.5 真菌群落属水平组成第64-65页
            3.9.2.6 部分真菌属相对丰度差异分析第65-68页
4 讨论第68-73页
    4.1 苹果根际促生菌的筛选第68页
    4.2 施菌影响平邑甜茶植株的生长、养分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第68-70页
    4.3 施菌影响平邑甜茶根际土壤肥力第70页
    4.4 施菌影响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第70-73页
5 结论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工位级进冲压载荷分析及模具结构优化设计
下一篇:认知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置信加权合作频谱感知的家庭网络接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