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学术背景与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李存孝传说的相关历史背景与地域表述 | 第15-26页 |
1.1 残唐五代的动荡与“义父子”现象的盛行 | 第15-17页 |
1.2 李存孝传说圈的不同地域表述 | 第17-26页 |
1.2.1 “飞狐”与“飞狐之争” | 第17-18页 |
1.2.2 灵丘的文化生态环境 | 第18-19页 |
1.2.3 李存孝传说在灵丘的分布状态 | 第19-23页 |
1.2.4 关于李存孝的埋葬地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李存孝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历史演进 | 第26-33页 |
2.1 历史记载中的李存孝形象与史实 | 第26-29页 |
2.1.1 保卫泽州 | 第26-27页 |
2.1.2 收复潞州 | 第27-28页 |
2.1.3 晋绛之战 | 第28-29页 |
2.2 俗文学中的李存孝形象与故事情节 | 第29-33页 |
2.2.1 以杂剧为代表的元朝时期 | 第29-31页 |
2.2.2 以话本为代表的明朝时期 | 第31-32页 |
2.2.3 以鼓词为代表的清朝时期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现代李存孝传说的内容与主要类型 | 第33-45页 |
3.1 奇异降生传说 | 第33-35页 |
3.2 天生神力传说 | 第35-37页 |
3.3 英勇征战传说 | 第37-39页 |
3.3.1 李存孝的大将风范 | 第37-38页 |
3.3.2 李存孝的义士形象 | 第38-39页 |
3.4 悲壮赴死传说 | 第39-41页 |
3.5 相关风物传说 | 第41-45页 |
第四章 李存孝传说的叙事特征与现代传播 | 第45-59页 |
4.1 李存孝传说的叙事特征 | 第45-52页 |
4.1.1 官方叙事、文人叙事、民间叙事的互动 | 第45-48页 |
4.1.2 传奇描绘与模式套用塑造的“箭垛式”人物 | 第48-51页 |
4.1.3 “英雄末路”的悲剧情结 | 第51-52页 |
4.2 李存孝传说的现代传播路径 | 第52-59页 |
4.2.1 现代文本 | 第52-53页 |
4.2.2 现代戏曲 | 第53-55页 |
4.2.3 现代影视 | 第55-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9-70页 |
承诺书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