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本科生的数据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5页 |
1.1.1 时代背景 | 第13页 |
1.1.2 学科背景 | 第13-15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2.1 数据素养的相关概念 | 第18页 |
2.2 数据素养的定义内涵与基本能力研究 | 第18-21页 |
2.3 数据素养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21-25页 |
2.4 数据素养的教育研究 | 第25-27页 |
2.4.1 教育研究项目 | 第25-26页 |
2.4.2 数据素养教育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5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本科生数据素养指标获取的案例调研 | 第28-35页 |
3.1 研究案例 | 第28页 |
3.2 概念范畴与编码 | 第28-33页 |
3.2.1 个人特质 | 第29-30页 |
3.2.2 辅助技能 | 第30-31页 |
3.2.3 核心技能 | 第31-33页 |
3.3 本科生数据素养指标的特点 | 第33-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本科生的数据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53页 |
4.1 量表编制 | 第35-39页 |
4.1.1 量表设计的基本思路 | 第35页 |
4.1.2 项目池 | 第35-39页 |
4.2 量表测试问卷的预调研 | 第39-40页 |
4.3 预调研数据分析 | 第4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本科生的数据素养模型构建 | 第53-75页 |
5.1 研究假设 | 第53-55页 |
5.2 数据分析 | 第55-61页 |
5.2.1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描述统计 | 第55-56页 |
5.2.2 个体背景特征与数据素养方差分析 | 第56-58页 |
5.2.3 本科生数据素养正式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 第58-61页 |
5.3 本科生数据素养二级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1-70页 |
5.3.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61-65页 |
5.3.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与确立 | 第65-68页 |
5.3.3 模型解释 | 第68-70页 |
5.4 本科生数据素养一级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70-74页 |
5.4.1 初始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第70-72页 |
5.4.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第72-73页 |
5.4.3 模型解释 | 第73-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本科生的数据素养指标体系构建 | 第75-89页 |
6.1 数据素养测量模型 | 第75-85页 |
6.1.1 三级指标与二级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 | 第75-84页 |
6.1.2 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 | 第84页 |
6.1.3 数据素养与一级指标之间的路径系数 | 第84-85页 |
6.2 依重要性排序的本科生数据素养指标体系 | 第85-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89-90页 |
7.2 研究具有的新意 | 第90页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5页 |
附录 | 第95-109页 |
附录1 相关概念 | 第95-99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99-101页 |
附录3 数据素养指标体系预调研调查问卷 | 第101-105页 |
附录4 数据素养指标体系调查问卷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表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