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身同治围绝经期综合征中重度情绪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2页 |
1.1 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认识 | 第14-15页 |
1.1.1 神经内分泌学说 | 第14-15页 |
1.1.2 神经生化学说 | 第15页 |
1.1.3 社会心理学说 | 第15页 |
1.2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认识 | 第15-16页 |
1.2.1 历史沿革 | 第15-16页 |
1.2.2 病因病机 | 第16页 |
1.3 西医对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治疗 | 第16-17页 |
1.3.1 抗抑郁药物 | 第16-17页 |
1.3.2 激素药物 | 第17页 |
1.3.3 社会心理支持 | 第17页 |
1.4 中医对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治疗 | 第17-19页 |
1.4.1 分型辨证论治 | 第17-18页 |
1.4.2 专方专病治疗 | 第18页 |
1.4.3 单味中药治疗 | 第18页 |
1.4.4 针灸治疗 | 第18页 |
1.4.5 中医情志治疗 | 第18-19页 |
1.4.6 其他治疗 | 第19页 |
1.5 中西医结合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的治疗 | 第19页 |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情志障碍的健康管理 | 第19-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56页 |
2.1 研究来源 | 第22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3 资料方法 | 第22页 |
2.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22-27页 |
2.4.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4.2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2.4.3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23-25页 |
2.4.4 样本量计算 | 第25页 |
2.4.5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2.4.6 观察指标 | 第26-27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7页 |
2.6 研究结果 | 第27-56页 |
2.6.1 基线资料比较 | 第27-29页 |
2.6.2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9-54页 |
2.6.3 安全性评价 | 第54页 |
2.6.4 依从性评价 | 第54-5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56-62页 |
3.1 围绝经期综合征情绪障碍心身同治的理论探源 | 第56-57页 |
3.2 "以情胜情"情志疗法方案的优化 | 第57-58页 |
3.3 心神同治的特色优势 | 第58-59页 |
3.4 临床疗效及依从性分析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