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生血片治疗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血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18页 |
1.1 现代医学对THA术后失血性贫血认识概况 | 第11页 |
1.2 THA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方法 | 第11-14页 |
1.2.1 造血原材料补充 | 第11页 |
1.2.2 促红细胞生成素运用 | 第11-12页 |
1.2.3 自体输血 | 第12页 |
1.2.4 异体血输注 | 第12-13页 |
1.2.5 氨甲环酸的使用 | 第13页 |
1.2.6 其他方法 | 第13页 |
1.2.7 总结 | 第13-14页 |
1.3 传统医学对创伤性失血的认识 | 第14-18页 |
1.3.1 传统医学对血的认识 | 第14-15页 |
1.3.2 传统医学对创伤致血虚证的认识 | 第15页 |
1.3.3 传统医学对血虚证的治疗及其作用机理 | 第15-16页 |
1.3.4 实验研究对血虚证的认识 | 第16页 |
1.3.5 对补气生血片的研究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18-27页 |
2.1 病例来源 | 第18页 |
2.2 诊疗方案 | 第18-19页 |
2.2.1 纳入标准 | 第18页 |
2.2.2 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2.3 剔除标准 | 第18页 |
2.2.4 干预药物 | 第18页 |
2.2.5 干预方法 | 第18-19页 |
2.2.6 围手术期处理 | 第19页 |
2.3 疗效指标 | 第19-20页 |
2.3.1 实验室指标 | 第19页 |
2.3.2 贫血症状 | 第19-20页 |
2.4 数据统计 | 第20页 |
2.5 质量控制 | 第20页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20-21页 |
2.7 统计结果和分析 | 第21-27页 |
2.7.1 性别构成比比较 | 第21页 |
2.7.2 年龄比较 | 第21页 |
2.7.3 体重比较 | 第21页 |
2.7.4 手术时间比较 | 第21页 |
2.7.5 血压比较 | 第21-22页 |
2.7.6 血红蛋白值比较 | 第22-23页 |
2.7.7 贫血分级比较 | 第23页 |
2.7.8 红细胞比容比较 | 第23-25页 |
2.7.9 贫血症状累积分比较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27-30页 |
3.1 HTA导致患者贫血的原因 | 第27页 |
3.2 关于rhEPO联合铁剂造血机制研究 | 第27页 |
3.3 对"气、血"的研究 | 第27-28页 |
3.4 关于补气生血片改善贫血研究 | 第28-29页 |
3.5 小结 | 第29页 |
3.6 不足与展望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