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7页 |
1.1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 | 第9-10页 |
1.2 小麦籽粒淀粉 | 第10-11页 |
1.3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与淀粉含量的关系 | 第11页 |
1.4 QTL定位 | 第11-15页 |
1.4.1 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 | 第12-13页 |
1.4.2 QTL定位的作图方法 | 第13页 |
1.4.3 非条件及条件QTL定位的研究及应用 | 第13-15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15-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2.3.1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17-18页 |
2.3.2 田间种植 | 第18页 |
2.3.3 取样与测定方法 | 第18-19页 |
2.3.4 数据统计与QTL定位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2页 |
3.1 DH群体及其亲本籽粒淀粉含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表型分析 | 第20-22页 |
3.2 DH群体中各蛋白质组分含量和淀粉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22-23页 |
3.3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加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23-31页 |
3.3.1 清蛋白含量的加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23-24页 |
3.3.2 球蛋白含量的加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24页 |
3.3.3 醇溶蛋白含量的加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24-25页 |
3.3.4 谷蛋白含量的加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25-31页 |
3.4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上位性非条件及条件QTL分析 | 第31-32页 |
4 讨论 | 第32-36页 |
4.1 小麦籽粒中不同蛋白质组分与淀粉的关系 | 第32页 |
4.2 QTL定位结果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 第32-33页 |
4.3 条件QTL定位在小麦优质高产育种中的应用 | 第33页 |
4.4 主效QTL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33-34页 |
4.5 上位性对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 第34-36页 |
5 结论 | 第36-38页 |
5.1 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组分含量与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 第36页 |
5.2 加性非条件QTL定位结果 | 第36页 |
5.3 加性条件QTL定位结果 | 第36页 |
5.4 加性非条件和条件QTL定位结果比较 | 第36页 |
5.5 上位性QTL定位结果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9页 |
附录A | 第49-50页 |
附录B | 第50-53页 |
附录C | 第53-58页 |
在读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58-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