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2.1 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 | 第11-13页 |
1.2.2 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 | 第13-15页 |
1.2.3 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 | 第15-16页 |
1.2.4 混凝土高温后抗冻耐久性研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及高温破坏、冻融循环损伤机理 | 第19-23页 |
2.1 混凝土的热工性能 | 第19-20页 |
2.2 高温破坏损伤机理 | 第20-22页 |
2.3 冻融循环损伤机理 | 第22-23页 |
第3章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研究 | 第23-51页 |
3.1 试验设计 | 第23-25页 |
3.1.1 试验原材料 | 第23-24页 |
3.1.2 混凝土配合比 | 第24页 |
3.1.3 试件制作与养护 | 第24-25页 |
3.1.4 试验设备 | 第25页 |
3.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3 试验现象 | 第26-29页 |
3.4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变化 | 第29-35页 |
3.4.1 自由水含量 | 第29-30页 |
3.4.2 烧失率 | 第30-35页 |
3.5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变化 | 第35-48页 |
3.5.1 温度的影响 | 第35-38页 |
3.5.2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3.5.3 静置时长的影响 | 第40-42页 |
3.5.4 水胶比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5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第43-46页 |
3.5.6 水胶比和粉煤灰的共同影响 | 第46-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4章 高温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研究 | 第51-83页 |
4.1 试验设计 | 第51-52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52页 |
4.3 试验现象 | 第52-56页 |
4.4 经高温后冻融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变化 | 第56-64页 |
4.4.1 吸水率 | 第56-57页 |
4.4.2 质量损失率 | 第57-64页 |
4.5 经高温后经冻融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变化 | 第64-80页 |
4.5.1 温度的影响 | 第64-68页 |
4.5.2 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影响 | 第68-70页 |
4.5.3 水胶比的影响 | 第70-73页 |
4.5.4 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 第73-76页 |
4.5.5 水胶比粉煤灰的共同影响 | 第76-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7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83-84页 |
5.2 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附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