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铝瞬间液相扩散焊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本文创新和主要贡献 | 第16-17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42页 |
1.1 电力工业应用中的铜铝焊接 | 第18-21页 |
1.2 铜铝焊接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21-40页 |
1.2.1 固相焊 | 第22-30页 |
1.2.2 钎焊 | 第30-34页 |
1.2.3 激光焊 | 第34-36页 |
1.2.4 瞬间液相扩散焊 | 第36-38页 |
1.2.5 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0-42页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实验方法 | 第42-52页 |
2.1 研究思路 | 第42-43页 |
2.1.1 焊接工艺模型 | 第42-43页 |
2.1.2 技术路线 | 第43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2.3 瞬间液相扩散焊设备 | 第44-47页 |
2.4 瞬间液相扩散焊工艺过程 | 第47-48页 |
2.5 接头性能测试方法 | 第48-50页 |
2.6 接头微观分析方法 | 第50-51页 |
2.7 热处理方法 | 第51-52页 |
第三章 中间层合金成分设计及制备 | 第52-62页 |
3.1 引言 | 第52-53页 |
3.2 中间层合金成分设计 | 第53-57页 |
3.3 中间层合金的制备 | 第57-61页 |
3.3.1 制备技术 | 第57-58页 |
3.3.2 制备工艺 | 第58-60页 |
3.3.3 中间层合金的表征 | 第60-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中间层合金的焊接行为 | 第62-76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纯铝的焊接 | 第62-65页 |
4.3 铝镁合金的焊接 | 第65-67页 |
4.4 铜铝异种金属的焊接 | 第67-72页 |
4.5 讨论 | 第72-75页 |
4.6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五章 瞬间液相扩散焊工艺对接头性能影响 | 第76-100页 |
5.1 引言 | 第76-77页 |
5.2 工艺参数优化 | 第77-84页 |
5.3 焊接工艺参数对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84-94页 |
5.3.1 焊接压力对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 | 第84-87页 |
5.3.2 保温时间对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 | 第87-90页 |
5.3.3 焊接温度对接头组织与性能影响 | 第90-94页 |
5.4 讨论 | 第94-97页 |
5.4.1 接头组织与成分变化 | 第94-95页 |
5.4.2 焊接工艺参数计算值与实际值的差异 | 第95-97页 |
5.5 小结 | 第97-100页 |
第六章 金属间化合物生长行为及其对接头性能影响 | 第100-128页 |
6.1 引言 | 第100-101页 |
6.2 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及相变 | 第101-107页 |
6.3 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 第107-111页 |
6.4 金属间化合物与接头性能关系 | 第111-115页 |
6.5 瞬间液相扩散焊与闪光焊铜铝接头性能对比 | 第115-121页 |
6.5.1 接头的初始性能 | 第115-117页 |
6.5.2 接头的服役性能 | 第117-121页 |
6.6 讨论 | 第121-125页 |
6.7 小结 | 第125-12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专利情况 | 第142-143页 |
附录 | 第143-15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