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nO2基納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1.1 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2-16页
        1.1.1 半导体光催化原理第12-13页
        1.1.2 p-n型半导体-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3-15页
        1.1.3 金属-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5-16页
        1.1.4 其他半导体光催化剂第16页
    1.2 SnO_2纳米材料第16-23页
        1.2.1 SnO_2纳米材料基本特征第16-17页
        1.2.2 S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第17-20页
        1.2.3 SnO_2纳米材料的应用第20-23页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1页
第二章 自掺杂SiO_2/SnO_2/SnO_2:Sn~(2+)纳米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第31-53页
    2.1 引言第31-32页
    2.2 SiO_2/SnO_2/SnO_2:Sn~(2+)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技术第32-35页
        2.2.1 实验步骤第32页
        2.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2-33页
        2.2.3 样品结构与性能表征第33-35页
    2.3 SiO_2/SnO_2/SnO_2:Sn~(2+)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表征与讨论第35-41页
        2.3.1 物相分析第35-36页
        2.3.2 形貌分析第36-37页
        2.3.3 XPS分析第37-39页
        2.3.4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39-41页
    2.4 SiO_2/SnO_2/SnO_2:Sn~(2+)纳米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41-46页
        2.4.1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41-44页
        2.4.2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44-46页
    2.5 小结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第三章 BiOCl/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3-87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BiOCl/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技术第54-57页
        3.2.1 实验步骤第54页
        3.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54-55页
        3.2.3 样品结构与性能表征第55-57页
    3.3 BiOCl/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结构表征与讨论第57-66页
        3.3.1 物相分析第57-59页
        3.3.2 形貌分析第59-61页
        3.3.3 XPS分析第61-63页
        3.3.4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63-66页
    3.4 BiOCl/SnO_2异质结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6-78页
        3.4.1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66-71页
        3.4.2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71-78页
    3.5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第四章 SiO_2/Ag/SnO_2以及SiO_2/SnO_2/Ag纳米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光催化性能研究第87-107页
    4.1 引言第87-88页
    4.2 SiO_2/Ag/SnO_2以及SiO_2/SnO_2/Ag纳米催化剂的合成与表征技术第88-91页
        4.2.1 实验步骤第88-89页
        4.2.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89-90页
        4.2.3 样品结构与性能表征第90-91页
    4.3 SiO_2/Ag/SnO_2以及SiO_2/SnO_2/Ag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表征与讨论第91-97页
        4.3.1 物相分析第91-93页
        4.3.2 形貌分析第93-96页
        4.3.3 紫外漫反射分析第96-97页
    4.4 SiO2_Ag/SnO_2以及SiO_2/SnO_2/Ag纳米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97-101页
        4.4.1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97-99页
        4.4.2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99-101页
    4.5 小结第101-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10页
    5.1 总结第107-108页
    5.2 展望第108-11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页

论文共11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太平洋赤道潜流的水团来源及其输运路径
下一篇:《案例》:LT公司—市值管理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