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隔热材料的种类 | 第11-13页 |
1.2.1 多孔隔热材料 | 第11-12页 |
1.2.2 太阳热反射型隔热材料 | 第12-13页 |
1.3 多孔型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1 有机高聚物多孔隔热材料 | 第13-15页 |
1.3.2 无机多孔隔热材料 | 第15-16页 |
1.4 太阳热反射型隔热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隔热材料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1.6 NaZnPO_4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6.1 NaZnPO_4的结构特点 | 第19-20页 |
1.6.2 NaZnPO_4的制备方法 | 第20页 |
1.7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1 试验药品及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1.1 试验药品 | 第21-22页 |
2.2 样品测试与表征方法 | 第22-25页 |
2.2.1 样品颜色测试 | 第22页 |
2.2.2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页 |
2.2.4 对样品耐酸耐碱性的测试 | 第22-23页 |
2.2.5 可见近红外反射率测试 | 第23页 |
2.2.6 材料的隔热性能的测试 | 第23-25页 |
3. NaZnPO_4掺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5-55页 |
3.1 Ni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25-34页 |
3.1.1 Ni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5页 |
3.1.2 样品颜色测试 | 第25-27页 |
3.1.3 样品XRD测试 | 第27-28页 |
3.1.4 样品SEM测试 | 第28-29页 |
3.1.5 样品耐酸耐碱性的测试 | 第29-30页 |
3.1.6 样品近红外反射性能的测试 | 第30-31页 |
3.1.7 样品的隔热性能的测试 | 第31-33页 |
3.1.8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2 Mn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34-43页 |
3.2.1 Mn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34页 |
3.2.2 样品颜色测试 | 第34-35页 |
3.2.3 样品XRD测试 | 第35-37页 |
3.2.4 样品SEM测试 | 第37-38页 |
3.2.5 样品耐酸耐碱性的测试 | 第38-39页 |
3.2.6 样品近红外反射性能的测试 | 第39-40页 |
3.2.7 样品的隔热性能的测试 | 第40-42页 |
3.2.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3 Cr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第43-55页 |
3.3.1 Cr掺杂NaZn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43页 |
3.3.2 样品颜色测试 | 第43-45页 |
3.3.3 样品XRD测试 | 第45-49页 |
3.3.4 样品SEM测试 | 第49-50页 |
3.3.5 样品耐酸耐碱性的测试 | 第50-51页 |
3.3.6 样品近红外反射性能的测试 | 第51-52页 |
3.3.7 样品的隔热性能的测试 | 第52-54页 |
3.3.8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4. 稀土金属Bi掺杂NaZn(Tm)PO_4材料制备及近红外反射性能研究 | 第55-59页 |
4.1 Bi掺杂NaZn(Ni)PO_4材料及近红外反射率研究 | 第55-56页 |
4.1.1 Bi掺杂NaZn(Ni)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55页 |
4.1.2 对掺杂Bi元素的NaZn(Ni)(Bi)PO_4材料近红外反射性能的研究 | 第55-56页 |
4.2 Bi掺杂NaZn(Mn)PO_4材料及近红外反射率研究 | 第56-57页 |
4.2.1 Bi掺杂NaZn(Mn)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56页 |
4.2.2 对掺杂Bi元素的NaZn(Mn)(Bi)PO_4材料近红外反射性能的研究 | 第56-57页 |
4.3 Bi掺杂NaZn(Cr)PO_4材料及近红外反射率研究 | 第57-58页 |
4.3.1 Bi掺杂NaZn(Cr)PO_4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57页 |
4.3.2 对掺杂Bi元素的NaZn(Cr)(Bi)PO_4材料近红外反射性能的研究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