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网络服务的信息备份与还原技术研究及软件开发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相关技术概述 | 第15-21页 |
·存储分区备份还原原理 | 第15-16页 |
·备份与还原比较 | 第15页 |
·存储分区备份还原原理 | 第15-16页 |
·文件系统结构 | 第16-20页 |
·文件系统结构与存储分区备份还原的关系 | 第16-17页 |
·分区体系概述 | 第17-18页 |
·Ext2 文件系统结构 | 第18-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软件功能模型 | 第21-37页 |
·本地备份过程 | 第21-22页 |
·本地还原过程 | 第22-23页 |
·验证过程(1) | 第23-25页 |
·验证过程(2) | 第25-26页 |
·远程备份过程 | 第26-27页 |
·远程还原过程 | 第27-29页 |
·远程控制备份 | 第29-31页 |
·远程控制还原 | 第31-33页 |
·群发远程控制还原 | 第33-35页 |
·软件客户端及软件服务端功能区分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软件通信协议及软件模块 | 第37-53页 |
·Br 协议 | 第37-44页 |
·协议头部格式 | 第37页 |
·消息类型编码 | 第37-39页 |
·具体消息类型的编码格式 | 第39-44页 |
·软件模块 | 第44-48页 |
·软件用户发现及活动保持 | 第48-50页 |
·镜像文件格式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5 独立平台架设 | 第53-63页 |
·独立平台必要性 | 第53-54页 |
·独立平台介绍 | 第53页 |
·独立平台必要性 | 第53-54页 |
·独立平台开发背景 | 第54-55页 |
·独立平台特点 | 第54页 |
·目前使用较多的技术 | 第54-55页 |
·运行于内存的独立平台 | 第55-58页 |
·采用的技术 | 第55页 |
·Frame Buffer 技术介绍 | 第55-56页 |
·QT 技术介绍 | 第56页 |
·BusyBox 介绍 | 第56-57页 |
·initrd 技术介绍 | 第57-58页 |
·独立平台的构造 | 第58-61页 |
·编译Linux 内核 | 第58页 |
·编译BusyBox | 第58-59页 |
·创建initrd 文件 | 第59-61页 |
·配置启动管理器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实验与结论 | 第63-69页 |
·已完成研究工作汇总 | 第63页 |
·软件运行效果 | 第63-65页 |
·实验测试 | 第65-68页 |
·镜像大小 | 第65页 |
·备份速度 | 第65-67页 |
·还原速度 | 第67-68页 |
·实验总结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7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