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概念阐释 | 第10-12页 |
0.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0.3 研究价值及方法 | 第15-16页 |
1“过渡状态”:转型时期的现代化诉求 | 第16-23页 |
1.1 改革意识的询唤:新时期国家秩序的重建 | 第16-18页 |
1.2 中心的失落:从“反西方的西化”到“走向世界” | 第18-20页 |
1.3 经验的改写:历史与现实的文学叙事范式转移 | 第20-23页 |
2 时空焦虑:西方想象的现代性表征 | 第23-38页 |
2.1 时间焦虑:西方想象的隐形书写 | 第24-30页 |
2.1.1“焦虑——理性”:数字、铁腕与现实 | 第24-27页 |
2.1.2“过去——未来”:记忆、明天与时代 | 第27-30页 |
2.2 空间焦虑:西方想象的多维探寻 | 第30-38页 |
2.2.1 进城情结:地缘空间的转向 | 第30-32页 |
2.2.2 世界眼光:精神空间的渴求 | 第32-34页 |
2.2.3 情感失衡:话语空间的压抑 | 第34-38页 |
3 现代性隐喻:改革现场的焦虑书写 | 第38-47页 |
3.1 开往“台儿沟”的火车 | 第38-41页 |
3.1.1“看/被看”的现代意识 | 第39-40页 |
3.1.2“传统/现代”的心灵碰撞 | 第40-41页 |
3.2“黑娃照相” | 第41-44页 |
3.2.1 自我人格的完善确立 | 第42-43页 |
3.2.2 现代身份的潜在矛盾 | 第43-44页 |
3.3“台尔”与“杜兵” | 第44-47页 |
3.3.1 理想西方的积极指认 | 第44-45页 |
3.3.2 西方评价的双重标准 | 第45-47页 |
4 精神旨归:作家主体的现代性追求 | 第47-56页 |
4.1 以中化西:“中国化”观念的艰难坚守 | 第47-50页 |
4.2 认同转向:“家园意识”的创作回归 | 第50-52页 |
4.3 直面历史:现代民族的深切渴望 | 第52-56页 |
5 现代性反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故事”讲述 | 第56-64页 |
5.1“真实”与“想象”:改革小说的表意局限 | 第57-59页 |
5.2“崇拜”与“重塑”:文化信心的失落与寻找 | 第59-61页 |
5.3“中国”与“西方”:当代中国故事的文化精神建构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