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江桥地区江75区块储层特征及地质建模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4页
    0.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第9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0.2.1 储层研究内容方法和进展第9-10页
        0.2.2 地质建模研究进展第10-11页
    0.3 江75区块油藏研究现状第11页
    0.4 研究内容第11-12页
    0.5 技术路线第12页
    0.6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第12-14页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4-20页
    1.1 工区概况第14页
    1.2 构造特征第14-16页
    1.3 地层发育特征第16-17页
    1.4 沉积发育特征第17-18页
    1.5 油藏地质特征第18页
    1.6 勘探开发简况第18-20页
第二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第20-29页
    2.1 沉积旋回第20页
    2.2 研究区地层特点第20页
    2.3 对比方法及原则第20-21页
    2.4 地层划分结果第21-22页
    2.5 连井剖面对比第22-28页
        2.5.1 横向特征第23页
        2.5.2 纵向特征第23-28页
    2.6 地层展布特征第28-29页
第三章 沉积相第29-40页
    3.1 沉积环境第29页
    3.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第29-34页
        3.2.1 三角洲前缘亚相第29-32页
        3.2.2 滨浅湖亚相第32-34页
    3.3 重点单井沉积相分析第34-36页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第36-40页
        3.4.1 GI油层组第36-37页
        3.4.2 SII+III油层组第37-38页
        3.4.3 SI油层组第38-39页
        3.4.4 S0油层组第39-40页
第四章 储层特征及非均质性第40-51页
    4.1 砂体发育特征第40-44页
    4.2 油层发育特征第44-45页
    4.3 储层岩矿特征第45-46页
    4.4 储层微观特征第46-47页
    4.5 物性特征第47页
    4.6 储层非均质特征第47-51页
第五章 地质建模第51-62页
    5.1 建模内容第51页
    5.2 网格设置第51-52页
    5.3 构造模型第52-53页
        5.3.1 断层模型第52页
        5.3.2 地层格架模型第52-53页
        5.3.3 细分地层第53页
    5.4 沉积相模型第53-54页
    5.5 岩相模型第54-60页
        5.5.1 地质统计学反演第54-56页
        5.5.2 时间—深度转换第56-57页
        5.5.3 井震数据相关性分析第57页
        5.5.4 变差函数分析第57-58页
        5.5.5 岩相模拟第58-60页
    5.6 油藏属性建模第60-62页
第六章 有利布井区第62-67页
    6.1 有利区优选原则第62页
    6.2 有利区优选依据第62-66页
        6.2.1 构造特征第62页
        6.2.2 沉积特征第62-63页
        6.2.3 储层发育状况第63-64页
        6.2.4 油层发育情况第64页
        6.2.5 油藏类型第64-65页
        6.2.6 试油产能评价第65-66页
    6.3 有利区优选结果第66-67页
结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线宽超窄的双波长光纤激光器研究
下一篇:旋转半径和溶液入口条件对KDP晶体生长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