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科普型热点事件和科学传播理论概述 | 第14-26页 |
第一节 科普型热点事件概述 | 第14-20页 |
一、科普型热点事件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三、科普型热点事件的分类 | 第17-18页 |
四、科普型热点事件的成因分析 | 第18-20页 |
第二节 科学传播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一、科学传播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科学传播与科普的关系 | 第22-24页 |
三、科学传播系统要素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科普型热点事件中的科学传播机制 | 第26-37页 |
第一节 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过程 | 第26-28页 |
一、科学传播的基本模式 | 第26-27页 |
二、科普型热点事件科学传播模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特点 | 第28-34页 |
一、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 第28页 |
二、传播内容多层次并重 | 第28-31页 |
三、新兴媒体成为主要传播平台 | 第31-33页 |
四、受众与传播主体互动性显著 | 第33-34页 |
第三节 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功能 | 第34-37页 |
一、引导舆论方向,化解危机 | 第34页 |
二、破除科学谣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 第34-35页 |
三、精准传播,提升科学传播效果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科普型热点事件科学传播的困境分析 | 第37-42页 |
第一节 科普型热点事件的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传播主体分散,权威力量薄弱 | 第37-38页 |
二、媒体把关不严,不实科学信息泛滥 | 第38-39页 |
三、科普创作人才少,高质量作品相对匮乏 | 第39页 |
第二节 制约科普型热点事件科学传播的因素 | 第39-42页 |
一、制约科学传播的经济因素 | 第39-40页 |
二、制约科学传播的政策因素 | 第40页 |
三、制约科学传播的人才因素 | 第40-42页 |
第五章 推进科普型热点事件科学传播的思考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完善政策和环境保障机制 | 第42-43页 |
一、加大财力保障力度,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 第42页 |
二、成立科学传播团队,建立响应机制 | 第42-43页 |
三、治理科学谣言,净化科学传播环境 | 第43页 |
第二节 加强渠道和设施建设 | 第43-44页 |
一、加强科普网站建设 | 第43页 |
二、丰富线下传播渠道和设施 | 第43-44页 |
第三节 提升科普创作质量 | 第44-46页 |
一、丰富科学传播形式 | 第44页 |
二、丰富科学传播素材 | 第44页 |
三、增加二阶内容比重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